高效的秘密
【4124】高效的秘密
(〔美〕查爾斯·都希格著,宋瑞琴、劉迎譯,中信出版社,21萬字,2017年5月第1版,56元)
△共8章:[1]激發動力;[2]團隊合作;[3]保持專注;[4]設定目標;[5]掌控力;[6]做決定;[7]創新;[8]獲取并應用數據。
〇高效意味著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精力、智力和時間,少做無用功,取得價值最大的回報或事半功倍的效果;意味著我們努力學會如何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輕裝前進;意味著我們在完成整個目標的同時,不以犧牲其他目標為代價。
〇高效并不意味著超額工作或者拼命工作,也絕不是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甚至犧牲個人生活。
〇“對掌控力的需求是一種生理需求”。
〇最能夠讓人產生動力的方法有兩個:一個確信局面在自己的掌控中;二是給自己的行動賦予更大的意義。
〇近年來,谷歌人事分析師開展的,規模最大的一個項目叫做“氧氣計劃”,主要研究為什么有的管理者比其他人更高效。最終,他們總結出8項關鍵的管理技能,即:[1]能夠給予員工很好的指導;[2]能夠授權給員工,不會事事親力親為;[3]關注并關心員工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4]以業績為導向;[5]聽取和分享信息;[6]能夠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幫助;[7]擁有洞察力和清晰的策略;[8]具備關鍵技能。
〇有兩種行為是所有優秀團隊的共性:[1]每個成員的發言機會均等,研究人員將這種現象稱為“平等地分配發言時間”;[2]優秀團隊的成員“社交敏感性普遍較高”,擅長通過其他團隊成員說話的語氣、自我評價以及面部表情來了解他們的感受。
〇要想成為真正高效的人,我們必須懂得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必須構建心智模型,從而獲得主動權。
〇企業文化之類型:“明星”、“工程師”、“官僚”、“獨裁者”、“奉獻者”文化。
〇把決策權交給能直接解決問題的人。
〇能否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取決于我們是否擁有預測未來的基本能力。
〇任何人都能夠學會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在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做出預測。沒有人能做到每一次預測都是正確的,但是通過練習,能夠學會如何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〇創新不能簡單地用公式表達,究其本質,它包括新穎、驚喜和其他不只是為了讓人耳目一新而預設的元素。而且,世界上也不存在一張按需求進行創新的清單。“創新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〇將數據轉化為有效信息。
〇最善于學習的人,能夠吸取自己身邊人的經驗教訓,從個人經歷中領悟道理,充分利用不斷涌來的信息,知道如何跳出思維定式。
〇延展目標的設定,這個目標的分解。
〇查爾斯·都希格,普利策獎獲得者,《習慣的力量》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