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斯,金斯萊作品分析
【介紹】:
英國小說家、詩人、評論家。“憤怒的青年”*派文學運動中影響較大的作家之一。他于1922年4月16日生于英國倫敦。自幼喜好文學。中學畢業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于是去軍隊服役。退伍后在牛津大學圣約翰學院專攻英國文學。畢業后1949年-1961年在斯旺西大學和學院任英文講師。其間,1958-1959年還曾被普林斯頓大學聘為研究員。1961年辭職后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67年-1968年被范德爾特大學聘為教授。這期間曾獲默賽特·莫姆獎。
他一生著作甚豐。著有長篇小說14部、短篇小說集3部、劇本4部、詩集6部,論文及其它著作7部。早期作品有詩集《心情》(1953)、小說《幸運兒吉姆》*(1954)和《那種不安全感》(1956),他的后二種是“憤怒派”文學代表作。
《幸運兒吉姆》描寫一位青年大學教師吉姆·狄克遜因忍受不了特權和偽善的窒息,與學校當局發生的沖突,塑造了英國當作文學中著名的“反英雄”典型。60年代,他的作品把諷刺矛頭指向反對現狀及傳統的人,把這些人當作機會主義加以嘲諷。“憤怒的青年”不再憤怒了。其他作品尚有《樣品盒》(1956)、《我喜歡此地》(1958)、《象你這樣的姑娘》(1960)、《地獄新地圖》(1960)、《我的敵人的敵人》(1962)、《一個英國胖子》(1963)、《詹姆斯·邦德的檔案》(1965)、《敢死隊》(1966)、《我們現在就要》(1969),神怪小說《綠人》(1969),偵探小說《河邊別墅的謀殺案》(1973)、《終結》(1974)、《變動》(1976)、《杰克的事情》(1979)、《這是誰?這是什么?》(1980)。
艾米斯的作品具有喜劇色彩,深受讀者歡迎。他的這一創作特色受到英國評論界的重視,并形成一些專門術語如:“艾米斯的風格”、“艾米斯的人物”、“艾米斯的藝術技巧”等。他的小說傾向于現實主義,在藝術上受到菲爾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