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金庸

金庸

倪匡喜歡金庸小說,說查先生的書讀了至少四十遍,每年一次,每次感受不同。金庸原名查良鏞,周圍人稱他查先生,叫金先生他不理。

金庸迷不獨倪匡一個,我也是。他的小說這些年前前后后讀了十來遍,有些段落可以背下來。查先生不止武俠精彩,寫小兒女情態亦柔懷入骨,令人解頤。《笑傲江湖》有一回目寫令狐沖和儀琳閑聊,說道:

前年夏天,我曾捉了幾千只螢火蟲兒,裝在十幾只紗囊之中……師妹拿來掛在她帳子里,說道滿床晶光閃爍,她像是睡在天上云端里,一睜眼,前后左右都是星星……小師妹說:“螢火蟲飛來飛去,撲在臉上身上,那可討厭死了。有了,我去縫些紗布袋兒,把螢火蟲裝在里面。”就這么,她縫袋子,我捉飛螢,忙了整整一天一晚。

讀了二十幾年的書,與友人談天,引為談資的常是金庸。我的文學天空,金庸的光環亮得耀眼。雖懂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道理,然閱讀終究是趣味占了上風。

二十多年前的事,記不真切了,忘記是一九九幾年,在岳西鄉下讀《射雕英雄傳》。看得見刀光劍影,也看得見敦厚儒雅。那是我第一次讀金庸,也是第一次接觸武俠小說,妙趣無窮。院墻外的鄉村仿佛與我無關,牛羊聲比不過刀劍聲拳腳聲來得快意。

那樣的情味真讓我回味,真叫我惦記。

如今再看《射雕英雄傳》,覺得有匠氣,中國傳統小說、戲劇的味道多了一些,人物也嫌臉譜化,沒那么喜歡了。有人狐疑,說讀來印象深刻,那才是代表作。是不是代表作且不管,讀小說由著口味,從心從己最輕松。

讀者讓金庸自選作品,老先生回答不了,說自己有一個愿望:不要重復已經寫過的人物、情節、感情,甚至是細節。十五部小說是各不相同的,分別注入了當時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情。為每部小說中正面人物的遭遇而快樂或惆悵、悲傷,有時會非常悲傷。至于寫作技巧,后期比較有些進步。但技巧并非最重要,所重視的是個性和感情。但老先生也說:“后期的某幾部小說似乎寫得比《射雕》有了些進步。”

金庸早期小說大多如此,人物性格單純而情節熱鬧,不及后期精彩。金庸也坦白說過比較喜歡《神雕俠侶》《笑傲江湖》等感情濃烈的文字。我傾心的則是《天龍八部》和《鹿鼎記》。

《天龍八部》的好,好在伏筆無數,金庸的筆管似乎是魔杖,杖尖點地,頓一頓,風云變幻,巨浪滔天。塑造人物時,任性情發展安排情節。《天龍八部》中人物雖多,卻不亂,如一棵樹,旁枝雜出,主干卻兀自立得穩。一樹擎天又繁花如星,一朵一世界,枝葉橫逸,機關無數。小說如此,真真讓人嘆為觀止。

《鹿鼎記》的好,在于單線式宏大寫作,韋小寶的經歷是主線,近兩百個人物紛至沓來。中國長篇大多是復式寫作,《紅樓夢》的主角不只寶黛,《水滸傳》可謂群英譜,《三國演義》中各路英雄好漢更是不可勝數,《西游記》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鹿鼎記》主角只有一個,一個人交織而成大千。

喜歡金庸的,慕其博大深入精彩;不喜歡的,覺得流行而已。負鼓盲翁的唱詞,到了滿村聽說蔡中郎的程度,自有韓柳歐陽所無的滋味。這村里卻未必能有一二人通曉經史詩詞。據說白居易每作詩,即問老嫗,嫗曰解,則錄入詩稿,不解,再改得平白一些。雖則如此,老嫗懂得樂山之美的依舊寥寥。

武俠小說繼承中國古典傳統。金庸說,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是唐人傳奇《虬髯客傳》《紅線》《聶隱娘》《昆侖奴》,其后是《水滸傳》《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等。實則《燕丹子》更早,說的是燕丹子謀歸、求賢、反秦及刺秦之事,終因輕敵而功虧一簣。其文據民間傳說編寫而成,內容與《戰國策》《史記》相關敘述大體相符。孫星衍認為此書是燕太子丹死后由門下賓客所撰,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說《燕丹子》是漢前所作。真或如此,成書比《史記》早。

司馬遷有名可考,《史記》某些篇章近乎武俠小說,故事精彩,人物個性鮮明。《水滸傳》更是俠義話本的典范,珠玉在前,武俠小說入得殿堂入得太廟。

民國時候,宮白羽的武俠小說極為暢銷,宮先生始終抱著強烈的自責,不窮到極點,不肯寫稿。更發狠話,說這些無聊的文字能出版,有了銷場,這是今日華北文壇的恥辱。

宮白羽與魯迅有過交往,自感名花墮溷,負了大先生的期望,無顏再見,后來自動絕了聯系。他并不知道,魯迅千里迢迢從上海寄往北京給老母親看的書,并非《吶喊》《彷徨》,而是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和《美人恩》。

金庸先生一生敏而好學、好求不倦,晚年還去英國讀博士,那是他的抱負、他的心愿,也是為了讓武俠小說作家進入更高層次的脈流。實則不必任何光環護持,金庸就是金庸。

開始讀金庸,皆坊間私印本。好在是原貌,字字金庸,插圖也在,線條畫或水墨畫,衣袖飄飄,江湖兒女真秀氣,壞人也生得英武,不像戲劇舞臺的臉譜。那些插畫因文字而生,見得出金庸錘煉詞句的功夫:

月光之下,竹篙猶似飛蛇,急射而前。但聽得瓜管帶“啊”的一聲長叫,竹篙已插入他后心,將他釘在地上,篙身兀自不住晃動。

山崖上一條大瀑布如玉龍懸空,滾滾而下,傾入一座清澈異常的大湖之中。瀑布注入處,湖水翻滾,只離得瀑布十余丈,湖水便一平如鏡。月亮照入湖中,湖心也有一個皎潔的圓月。

入世太深,庸常生活消磨得人四肢無力,看看金庸最好,丟開繁瑣,與令狐沖笑傲江湖,和韋小寶游戲人間,看蕭峰塞外牛羊空許約,為虛竹拍案驚奇。

金庸是說事高手,文字不冷不熱,松弛快慢輕重緩急之間,骨子里裹著中國古典文化的溫厚淳樸。他的作品,單選部分章節,可能也平平無奇,讀上一百頁,才覺出大器之美。

金庸筆力最佳狀態是一百來萬字,浩繁作品中,長篇比中短篇好。題材的限制,武俠小說似乎只有在五十萬至一百萬字的篇幅,才可以鋪陳出故事的曲折復雜與詭譎多變。這一點異于女人的短裙,林語堂說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武俠小說太短,故事沒能張開便匆匆收場,往往少些曲折、失了回蕩,所以金庸的《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三個短篇相對乏味一些并不奇怪。

金庸三四十萬字的那些小說,像《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飛狐外傳》《碧血劍》也嫌平穩。《連城訣》倒是例外,我最偏愛。

倪匡說《神雕俠侶》寫情,《連城訣》寫壞,一個“壞”字似乎太淺,《連城訣》該是世情之書。盡管沒有《天龍八部》浩渺肆意,也不及《鹿鼎記》爐火純青,缺了《笑傲江湖》般快意恩仇,因為對世態人心入木三分的描摹,自有一份超過江湖世界恩怨情仇的珍貴。寫狄云悲憤交加,在獄中自暴自棄,叫人肝腸寸斷、悲從中來。

《連城訣》的版本,經年里一冊冊收集了不少,文人的偏執從來沒道理可言。去年偶得兩本舊版,深夜把玩,作有兩則題記:

之一

此遠景舊版,故主人一九七七年購于臺南。四十年后歸得我手,書亦飄零如此,人何以堪。

之二

金庸小說,幼時喜歡“射雕三部曲”,稍長,喜讀《天龍八部》。二十多歲時,讀《鹿鼎記》可忘寢食,三十歲好《笑傲江湖》,今愛讀此書。本集得自臺北舊書肆,為我所存之第六個版本。

金庸、梁羽生、古龍號稱武俠小說三大家。梁羽生小說前工后拙,開篇驚人,隨后情節越來越淡,頗有些虎頭蛇尾。梁先生不像查先生 “雜學入武”,旁征博引,好在打斗華麗,情節激烈,人物豐滿,故事與史實契合度高,可圈可點。古龍小說以奇取勝,連環套,計中計,真真假假,變幻莫測,令人喘不過氣來。可惜為稻粱謀,成名之后,寫得太多,作品縝密度打了折扣。金庸背后有泱泱《明報》,寫小說胸有成竹,或者開篇平平,隨著故事的展開,人物紛紛涌現,情節盤根錯節,攝魂奪魄,回腸蕩氣,才思如爐火煎茶,火旺而茶開,繼而一屋子濃香。

金庸迷排球,懂外語,喜歡古典音樂,年輕時學過芭蕾舞,鐘愛圍棋,收藏棋書,搜羅各類名貴的棋盤、棋子。一副千年老樹原木特制而成的棋盤,一尺多厚,珍若拱璧。那是老先生知黑守白的襟懷,也是他爭取維持自由與法治的操守。這樣的人寫起政論定然不差,擲地有聲,關心世道人心,關懷國運前途。小說也多見深意,皆有心之作,不只供人消遣。《鹿鼎記》寫神龍教和那教主夫婦,諷刺和譴責顯然。《笑傲江湖》刻畫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書中諸相,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

金庸也喜愛書畫,宅府滿壁古人墨跡,淡濃繁簡,很多精品。友人說,查先生書齋,存有珍貴的古書法殘片,幾件齊白石更絕妙,還有大幅的吳昌碩。

金庸好借筆下人物論及書法,《倚天屠龍記》中,俞岱巖骨骸寸斷,師父張三豐悲憤難眠,憑空寫起《喪亂貼》。《神雕俠侶》中,朱子柳用一陽指書寫真草隸篆,書法之中有點穴,點穴之中有書法,勁峭凌厲中蘊有一股秀逸的書卷氣。俠客島上的石洞以古蝌蚪文寫成的《太玄經》,竟含有劍法、輕功、拳掌、內功。《倚天屠龍記》中張翠山也以武入書。

金庸的書法亦好,一字一行是以手寫心的執著與看破,蘸墨出筆,意在筆先,書藝儼然劍術,氣息鏗鏘,夾雜著渾金璞玉的書香。友朋處零星見過一些金庸墨跡,收縱有力,字結中宮,一副好筋骨,鐵畫銀鉤是劍氣是俠氣,碑帖功力那么深。啟功先生當年勸金庸不要臨古太深,那是怕碑帖淹沒了他心中的才氣學識,沖撞了腕底的文采風流。

越到年邁,金庸字跡越呈硬朗,落墨如滾石,筆走長槍,是玲瓏的俠骨。八十歲之后,筆畫兀自成骨,筆法更硬,不事彎曲。

金庸的字寫成條幅更見寬博,結體更見嚴密,氣韻更見駘蕩,有大江東去的氣概,難得還存了春江水暖的悠游。那是一身書卷氣熏染出來的,也許只有查慎行的后人才供養得起那一瓣脫俗的古典心香。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祖蔭如此,沒得說的。當年康熙南巡到海寧,御賜對聯給查家,至今懸掛在查氏老宅:

唐宋以來巨族

江南有數人家

金庸其人,文妙一世,心雄萬夫,名下那些小說像名貴的銅刻石雕。從筆下字體結構可以看出,他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地活過了一輩子,無論為人、行文、做事,謹嚴扎實。朋友與金庸有過交往,說本人既不瀟灑,也不伶牙俐齒,中等身材,不高但壯實,國字臉方方正正,不怒自威。評價他遠觀不茍言笑,相處如坐春風。古人說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即此番風度啊。

可惜金庸生前我無緣與之通問,不勝惆悵。有年去香港,托朋友約了相會,臨了還是緣慳一面,老先生身體欠安。金庸的作品讀了幾十年,想存老先生一幅片言只字的墨跡,找了許久遇不到愜意的,到底緣淺。

一九七二年,寫完《鹿鼎記》,金庸封筆。此后散散淡淡寫過一些隨筆序跋之類,驚艷如曇花,不見江湖氣,智慧心家常心越來越多。懷舊散文《月云》柔腸百結,亦慈亦悲,想到全嫂與月云在井欄邊分別的那晚情景,窮人家骨肉分離,千千萬萬的月云偶然吃到一條糖年糕就感激不盡。月云常常吃不飽飯,挨餓挨得面黃肌瘦,在地主家里戰戰兢兢,經常擔驚受怕,那時十歲不到,她說寧可不吃飯,也要睡在爸爸媽媽腳邊,然而沒有可能。金庸說他想到時常會掉眼淚,這樣的生活必須改變。文章結尾夫子自道:

金庸的小說寫得并不好,不過他總是覺得,不應當欺壓弱小,使得人家沒有反抗能力而忍受極大的痛苦,所以他寫武俠小說。他正在寫的時候,以后重讀自己作品的時候,常常為書中人物的不幸而流淚。他寫楊過等不到小龍女而太陽下山時,哭出聲來;他寫張無忌與小昭被迫分手時哭了;寫蕭峰因誤會而打死心愛的阿朱時哭得更加傷心;他寫佛山鎮上窮人鐘阿四全家給惡霸鳳天南殺死時熱血沸騰,大怒拍桌,把手掌也拍痛了。他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但世上有不少更加令人悲傷的真事,旁人有很多,自己也有不少。

令人悲傷的真事,金庸一件也不說。五十二歲那年,得知長子自殺。掛了電話,金庸呆坐椅子上,愣了半個小時。提筆將社論寫完,才走出辦公室。忍性如此,不輸筆下人物。

參不透生死謎題,金庸想去另一個世界問兒子為什么要自殺?為什么忽然厭棄了生命?第二年,他在《倚天屠龍記》后記里寫:

張三豐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也太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金庸開始信佛,希望得到解脫。

金庸是一九二四年生人,一九四八年去了香港,做編輯,兼職翻譯、記者,一度出任編劇,寫過不少文藝小品和影評,一九五九年,創辦《明報》。一介文人闖出這樣大的名堂,多不容易。非怪老先生不相信有人能充分了解他,那是身享文化高位的自尊自信,也是歷經滄桑歷經世事的寂寞孤冷。

香港友人說金庸老幼咸宜,一生希望做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懂得容忍,能受委屈,是非問題上從不會猶豫不決,人家對不起他,也無所謂、不在乎。

金庸仙逝的那一日,我在北京。老先生順生應命,已臻上壽,走得安詳,我還是覺得二〇一八年十月三十日那夜的風真冷,秋意太濃,濃得化不開。

《神雕俠侶》中寫到,有一日早晨,陸無雙與程英煮了早餐,等了良久,不見楊過到來。二人到他所歇宿的山洞去看時,只見地下泥沙上畫著幾個大字:“暫且作別,當圖后會。兄妹之情,皓如日月。”陸無雙心中大痛,哽咽道:“你說他……他到哪里去啦?咱們日后……日后還能見到他嗎?”程英道:“三妹,你瞧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離合,亦復如斯。你又何必煩惱?”她話雖如此說,卻也忍不住流下淚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污视频在线看网站| 在厨房被强行侵犯中文字幕|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a级特黄毛片免费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 国语对白刺激做受xxxxx在线|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99re6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最近韩国电影高清免费观看中文| 国产日产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GOGOGO高清免费看韩国| 欧美特黄三级电影aaa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进击的巨人第五季樱花免费版 | 小莹与翁回乡下欢爱姿势|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1000部又爽又黄无遮挡的视频| 正在播放高级会所丰满女技师|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小小的日本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版 | 久久免费精彩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 性欧美高清video|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老司机天堂影院|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免费| 公和我在厨房猛烈进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