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損害了你》鑒賞
作者: 趙寧
瑪喬麗·霍爾紐斯
我心愛的人背離了我。我信賴的人辜負了我。可我還得幫助他們,還得為他們祝福。
是的,我的經歷改變了他們在我心中的形象。但我不愿放棄對他們的期望。我愿記住他們,我愿為他們祝福,在他們身上畢竟還有一點兒東西在閃光。
我不愿為此舍棄了對人們的信念。因為那正是您所給予我的最好的財富。沒有了它,我們自己的存在也就變得虛幻,變得色采黯淡。
我愿為一切我熟識和心愛的人祝福。因為正是他們才更需要幫助,更需要用你的力量來填補他們的空虛和缺陷。
幫助他們,為他們祝福吧,愿他們黯淡了的心靈重放光焰。
(薛菲 譯)
“當有人損害了你”是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的難題。心靈的創傷是世界上最難以愈合的傷口。心愛人的背離,信賴者的辜負,面對這樣的損害,古往今來,沉淪墮落者有之,于痛苦中了度殘生者有之;更有甚者,為復仇而喪失了人性,為懲罰而拋卻了自己的生命。無數文人墨客為此留下了哀婉動人的篇章,催人淚下。當然,“愛一切人”,包括“愛你的仇敵”,上帝曾為世人開過這樣的藥方。然而,對于每一個活生生的靈魂來說又談何容易?托爾斯泰苦心釀制十載,在巨著《復活》中塑造了一對寬恕、博愛的道德楷模,也實難令人仿效。因為“當有人打你的右臉時,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這種超越人的自然本性的神性的寬恕方法,即便是虔誠的教徒,也往往是難以作到的。
“當有人損害了你”究竟應該怎樣應對?面對這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美國女作家霍爾姆斯卻沉靜地回答:“還得幫助他們,還得為他們祝福”。怎么?這是耶穌顯圣的教誨?抑或撒旦惑眾的遁辭?不,全不是。細讀全篇,這里絲毫沒有嬌柔造飾的所謂圣愛的蛛絲馬跡;也絕不存在道德說教的偽善勸勉;而在這淡淡的愁思中,分明浸透著一個把自我奉獻與生命的意義聯系在一起的、對人的堅定信念。作者將此喻為自己的“最好的財富”,說“沒有了它,我們自己的存在也就變得虛幻,變得色采黯淡”。為此,她反復呼吁世人,“幫助他們,祝福他們吧”,“用你的力量來填補他們的空虛和缺陷”,讓“黯淡了的心靈重放光焰”……
動人心扉的廖廖數語,質樸而深沉、冷靜而真誠,猶如朋友間推心置腑的交談,坦誠的自白之中,平凡的主題,平凡的語言,卻洋溢著偉大女性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情感、博大的襟懷和對人的堅定的自信!這的確是一種偉大的財富。這財富屬于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