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名言名句解讀
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惡遷善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
【注釋】
去惡遷善:向善而去除邪惡。
【譯文】
悔、愧二字,就是人們去惡向善、洗心革面的重要途徑。
【道理】
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知恥,才能使人趨于完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早已成為勸人向善的經典俗語。這個俗語的來歷,要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由北涼翻譯的《涅槃經·梵行品》里面的一則故事:
相傳,在波羅奈國有一個屠夫名叫廣額,每天都要宰殺牲畜,殺生無數。有一次他遇到了舍利弗。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著“智慧第一”的美譽,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在舍利弗的度化下,廣額幡然醒悟,當即接受了佛教的“八戒”,此后不再從事屠夫這一職業,跟隨舍利弗修習佛法。這八戒中第一戒就是“不殺生”。因為“不殺生”又可以泛指不造一切惡業,因此廣額后來得以修成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也算成了正果。于是便有了這流傳后世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俗語。
清·居廉《鏡中影紈扇》(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