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初探
【3236】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初探
(林文勛著,云南大學出版社,19.8萬字,2010年10月第1版,25元)
△主要是對歷史學、歷史學科建設與發展問題進行思考。共分五類。
○學科是高等院校最基本的組織細胞和組織單元,大學的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往往是以學科為核心進行組織和展開的,學科的水平決定著大學的水平。
○歷史是指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今天是昨天的發展,明天是今天的繼續。人類不可能脫離既有歷史條件去創造人類的歷史。歷史學與現實是相通的。
○西方史學家克羅齊有句名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深刻地道出了歷史研究的起點和目的。
史學大師張蔭麟說:“‘知古而不知今’的人不能寫通史”。
○做學問的人分兩種:一種靠才氣,一種靠力氣。
○創新的幾種方式:①首次提出新的理論或新的觀點;②在別人已提出的觀點與理論上作重大發展;③對別人提出的多種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進行綜合和提升,將之推進到新的層面;④對現有觀點或理論進行批判,在批判中提出新的觀點與理論。
○哈佛大學有一句名言:一個成功者和失敗者,不在于他的知識和經驗,而在于他的思維方式。
○要改變非此即彼、簡單的線性、盲從的思維習慣,要確立聯系(整體觀念)、多視角、質疑的思維。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讀書必有得力之書》。讀書為學,既要廣博,又要專約,二者缺一不可。
○古人云:“賢者識其大者,不識者識其小者”。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巴黎,與會者指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復25個世紀以前的孔子時代,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2017年10月12日晚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