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
回不去的故鄉
有一首歌這樣唱,青春是永遠的故鄉。再見,青春。說出這句話時,是否意味著已然老去。不可否認——青春是每個人都回不去的故鄉。當我們大踏步向前走的時候,心里裝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夢想。卻沒想到這一走,從此回不去。猶記得那時昂揚的姿勢和決然的心情。
回想青春,有足夠揮霍的璀璨年華,有光潔的額角、清澈的眼睛,很多的美好與粲然,它們其實也沒有消逝,還在老地方,定格在發黃的老照片里,存儲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只是,再也回不去。當然,青春里也不僅僅有這些,伴隨著它的是成長中那些美麗而哀傷的疼痛,是“吃一塹、長一智”的那些“塹”那些“挫折”。究竟用了多少光陰,才得以這般明媚地活著;有過多少的迷惘與彷徨,才能擁有今日的堅定與不遲疑。有朋友說:“為什么喜歡你的文字,那是因為你文字里滿是幸福與知足感。”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光陰的賜予。
或者“當我老了”,恰恰說明自己尚未真正老去。眼角的魚尾紋還不是那樣張揚,額前的皺紋還不夠肆意。而我生養的孩子在慢慢長大。青春原來不曾消逝,它只是慢慢地遷移,從我身上,在某一天突然降臨到她身上。那時,我該有多驕傲啊。宛然看著一棵樹,從它破土而出,有了淺綠的新芽,長成了一顆蔥郁的小樹,然后是挺拔的參天大樹。有了可以獨當一面的綠蔭,有了能夠吸收陽光水分的根須,越來越茁壯地生長。孩子,看見你活潑快樂的身影,這是我一生為之努力的夢想。為了這,媽媽愿意頃刻老去,一夜白頭。
小一些的時候,經常會把一些小事情看得很重,而真正需要看重的東西又往往被我們忽視了。原來最重要的事是有個屬于自己的溫暖小窩,父母健康安好,一家人幸福地過小日子。最最可喜的是,還擁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她讓人心生溫暖,正是我們歡喜的樣子。因為她,也可以和所有的那些曾經握手言和。
就這樣終老吧。在小鎮上生活,讀書也教書,世俗著,偶爾逃逸,給心靈一方窗口。總有一方山水屬于我,等待著我,就像有一片海,日夜澎湃,召喚著你策馬奔騰,來到它的跟前。在這里,養一個孩子,種一盆花,在某個安靜下來的午后、黃昏以及深夜,敲打幾行文字。那么在回不去的“異鄉”,我將試著把它當作故鄉。
2012.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