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就是自稱自贊,自尊自大,也就是“自屎不厭臭”的意思。我們不論受過任何高等教育,我們不論居心如何公正無私(?),總瞧得起自己,瞧不起別人;我們總以為別人的金剛鉆,不及自己的玻璃杯。等到自己得到了金剛鉆,又看不中別人的玻璃杯了。
我們總以為別人的綢衣不及自己的布衫(較為挺刮),總以為別人的魚肉不及自己的菜飯(較為清潔),總以為別人的大廈不及自己的單幢(較為便利),總以為別人的汽車不及自己的腳步(較為安全)。俗話說得好:“癩頭兒子,是自己的好。”但是——但是忽然之間,我們發了一筆大財,我們也住大廈,也乘汽車,也吃魚肉,也穿綢衣;那個時候,我們又不贊成單幢了,不贊成步行了,不贊成布衣菜飯了。
上面所講的贊成或不贊成,都是物質方面的。關于思想,關于文字,也是自己的好——“天下文章,首推紹興。紹興人的文章,我的表兄總算第一了;但是他的文章,沒有經過我批改過,他哪里敢發表呢?”
我們情愿稱別人貌美,稱別人體健,稱別人大膽;我們決不肯真心真意地稱別人多才多智。我們在讀書之時,看到古人高妙的意見,往往自言自語道:“這是我素來就有的思想。真古怪!他也知道?什么事他都知道?”我們不佩服古人,我們佩服自己。有時我們連帶“古人先得吾心”都不愿意說!
就是最不固定的天氣,我們也常常預斷。我們常常說:“是不是?今天下雨,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歌曰:
“自屎不臭”,
人之常情。
自稱自贊,
想增聲名。
倘然屬我,
石不勝晶。
倘不屬我,
鏡也失明。
虛者不實,
充者必盈。
何必瞎說,
何必瞎爭?
原載一九四四年七月六日《新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