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銳語:中國組織人事報評論員文章選編
【4219】清風銳語:中國組織人事報評論員文章選編
(編寫組編寫,黨建讀物出版社,23.6萬字,2018年10月第1版,40元)
分4篇:[1]黨建工作篇;[2]人才工作篇;[3]作風建設篇;[4]主題教育篇。118篇。
黨員姓黨,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
紀律嚴明是自由主義的克星。
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復雜,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強調從嚴治黨。
提衣須振領,綱舉則目張。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
選人用人是政治生態的風向標,是黨風政風的晴雨表。
文化潤澤心靈、滋養精神、引領風尚。
一個政黨的興旺發達,離不開先進政治文化的支撐;一個政黨的危機,往往也伴隨著文化的頹廢。
有職者必須忠于職守,有權者必須秉公用權,有責者必須嚴格問責。
“治謂監督其事”。高擎嚴格監督的利劍。多一分監督,干部就多一分約束;多一分監督,用人就多一分正氣。
魚從頭爛起。
權力的本質是責任,責任的底色是為民。
唐代詩人杜荀鶴告誡人們:“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當官不自在,自在莫為官”。
制度的籠子扎得不緊,權力就會跑出來亂為。
信任離不開監督,監督增進信任。
對自己,保持正氣,講信念、樹人格;對他人,保持真誠,講真話、辦實事;對制度,堅持原則,守規矩、守底線;對惡行,保持警惕,有擔當、敢亮劍;對權力,保持操守,抗誘惑、保廉潔。
人才是時代的產物,現實是夢想的土壤。羅素曾說:“只有同這個世界結合起來,我們的理想才能結出果實”。
對事業、對工作,安心、專注、迷戀,是許多優秀人才的一個共同特點。
量體裁衣靠尺子,評價人才看標準。
“治亂用重典”,沉疴需落猛藥。
甘為人梯品自高。梯子,給人支撐、助人向上,使人登高望遠,自己卻無怨無悔。
“救已敗之事者,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
“嚴刑重典者成,弛法寬刑者敗”。
思想是本,作風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則形必散。
治外物易,治己身難。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
人無私德則不能立身,官無私德不能為政。
“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
聽意見全面了,整改才有著力點;聽意見到位了,提高才有支撐點。
不棄微小,方成善政。
制度設計實,作秀就無市場;泛泛而論,就難以擺脫作秀的窠臼。
嚴起來,形式主義就無空可鉆;實起來,形式主義就沒有市場。
榜樣的崇高源于信念。哲人說,能夠激發靈魂的高貴與偉大,只有虔誠的信仰。
與榜樣越近,心靈共鳴越響亮;對照先進越多,重在身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