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鉆》鑒賞
作者: 田銳生
孔林
風鉆。
你積集著滿腹的激情,在掘進。
這里沒有夜晚和白晝的變遷,時間似乎是靜止的,凝固的,是永不泯滅的燈,只有掘進的鉆頭在證明光陰在流動。
風鉆。
你是地下宮殿的歌星,以汗的音符愛的激情譜寫進行曲。聚集在鉆頭上的愛與力在困難面前狂笑,笑聲在巷道里向前延伸,延伸是在生命的光向黑夜進攻。
風鉆。
你進攻的旋律不停地呼喊,呼喚著久眠的生命,千年的夢幻,于是沉埋萬年的莽莽森林開始復活了,從地層深處躍上地面,去尋找自己的位置。
風鉆。
你的歌帶著火,帶著光,帶著熱能,帶著執意的追求,以豪邁的性格,無堅不摧的毅力,大無畏的精神,加入時代騰飛的行列,向事業的縱深處掘進。
《風鉆》是一篇詠物言志的散文詩。
準確地表現事物的精神面貌,是詠物詩最基本的審美特征,《風鉆》當然也不例外。也許是黑暗中狂吼的風鉆,喚起了詩人創作的靈感,所以,詩人帶著崇敬之情,準確地把握住風鉆的自身特征,刻畫出一個壯美而動人的藝術形象。詩作共分四節,它象四個精短的樂章,譜寫出一曲雄強的“風鉆進行曲”。作品的前兩節主要寫風鉆執著的進取精神和迎著困難拼搏的豪邁氣概。在沒有夜晚和白晝變遷的大地深處,“只有掘進的鉆頭在證明光陰的流動”。在它前進的道路上暗藏著重重障礙,然而,石塊越是堅硬,它越是放聲大笑,行進的步伐里更充滿無堅不摧的力度。風鉆,“你是地下宮殿的歌星”,這歌聲也許既不婉轉、也不悠揚,但它卻以特有的粗獷和豪放,震撼這個千古沉睡的世界。作品的后兩節集中寫風鉆的奉獻精神和遠大的理想。愛與力所凝成的風鉆之歌,喚醒了一千年的夢幻。于是,深埋于地下的莽莽森林復活了,它們帶著風鉆的囑托,躍出地面走向自己的崗位,把自己的光和熱奉獻給人間。當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享受五彩繽紛的生活時,也許記不起風鉆的形象,聽不到風鉆的歌聲,但風鉆絕不會有半點的哀怨和嘆婉,仍舊一路豪歌,“向事業的縱深處掘進。”
象征在詠物詩中往往是重要的。詩美內涵《風鉆》的深意,并不在于單純地歌頌風鉆的形象,而在于風鉆這一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意蘊。讀完作品,我們想象的鏡頭不會永久停留在風鉆上,隨著鏡頭緩慢的移動,首先我們看到了緊握風鉆的那雙粗壯的大手,進而我們又看到了一張黝黑而堅毅的面孔……這個礦工的形象,便是詩作象征意義的第一層次。風鉆的執著和無畏,風鉆的無私奉獻和遠大理想,正是礦工精神的真實寫照。他們在地心深處為人們挖出光明,正如郭沫若所贊美的:“他們是全人類的普羅米修士”,是地球母親最為驕傲的兒子。
風鉆的形象,其實也正是我們偉大民族銳意進取精神的化身。中華民族具有風鉆那樣無堅不摧的毅力和樂觀向上的情懷。在通往振興的道路上,定會困難重重,但它阻擋不住中華民族前進的腳步。這也正是作品更深層次的象征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