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詩詞之盛衰》經(jīng)典解讀
王國維《人間詞話·詩詞之盛衰》經(jīng)典解讀
詩詞之盛衰
詩至唐中葉以后,殆為羔雁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詩,佳者絕少,而詞則為其極盛時代。即詩詞兼擅如永叔、少游者,詞勝于詩遠甚。以其寫之于詩者,不若寫之于詞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詞亦為羔雁之具,而詞亦替矣。此亦文學升降之一關鍵也。
詩詞之盛衰,直接反映了文人對它們的熱情的高低程度。
唐中葉以后,詩為羔雁之具,也就是應酬之作。所以在五代、北宋的詩歌,優(yōu)秀的很少,就是因為這個時候處于詞的鼎盛時代,一種已經(jīng)不被重視的文體,一種已經(jīng)隨著大唐之盛世漸漸衰落的文體,在宋朝之柔風媚骨的吹拂下,自然很難再有優(yōu)秀作品了。
到南宋之后,詞為羔雁之具,也成為應酬之作。昔日的壯志難酬與征路漫漫,充沛的風花雪月與清歌慢唱,在金人的鐵騎蹂躪下只剩下亡國之無限悲恨,元朝建立者的粗獷,使得詞失去了時代滋長的土壤,也漸漸衰亡。
所以,總的來說,文學總是時代之特征,文學是時代特征的反映。
【注】
羔雁,小羊和大雁。古代卿大夫相見時所執(zhí)的禮品,后泛指應酬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