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 劉少奇 朱德 鄧小平 陳云 江澤民論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
【3316】毛澤東 周恩來 劉少奇 朱德 鄧小平 陳云 江澤民論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
(國家行政學院領導科學教研部編,黨建讀物出版社,組工書架必備圖書之一,2017年再版)
△這本文集,收入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江澤民同志在不同時期論述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的重要著作、講話109篇。還將中共中央1958年1月形成的《工作方法六十條(節案)》(節選)作為附錄收入。(成書于1997年7月)
〇毛澤東:“離開實際調查就要產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那末,它的結果,不是機會主義,便是盲動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要著重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必須關于識別、使用、愛護干部”。“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采取這種態度”。“我們共產黨人無論進行何項工作,有兩個方法是必須采用的,一是一般和個別相結合,二是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統一于‘四條標準’:無限忠心,聯系群眾,獨立工作能力,遵守紀律”。“沒有預見就沒有領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放手的民主,高度的集中”。“任何經驗(實踐),均是從實行某種政策的過程中得來的,錯誤的經驗是實行錯誤政策的結果,正確的經驗是實行了正確政策的結果”。
〇周恩來:“工作作風:(一)列寧的工作作風是:俄國人的革命膽略;美國人的求實精神;(二)毛澤東同志的工作作風是:中華民族的謙遜實際;中國農民的樸素勤勉;知識分子的好學深思;革命軍人的機動沉著;布爾什維克的堅韌頑強;(三)反對一切實際工作中的機會主義,在目前,特別應反對馬虎主義,空談主義,自大主義,形式主義,事務主義,以及破壞黨和軍隊傳統的現象。”“我們下去調查要堅守毛澤東同志的三條原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〇劉少奇:“我們革命,不是為老婆,為吃飯,為出風頭,而是為了人民群眾的解放。一切為了群眾,否則,革命就毫無意義”。“為了堅持真理,應該有‘五不怕’:不怕撤職、不怕開除黨籍、不怕老婆離婚、不怕坐牢、不怕殺頭”。
〇朱德:“以身作則,練兵先練心”。“怎樣帶兵:[1]要干部以身作則;[2]要建立家務;[3]政治上的保證;[4]軍事上的保證;[5]供給上的保證;[6]衛生上的保證;[7]組織上的保證;[8]紀律要嚴密;[9]賞罰要嚴明;[10]職責要分明;[11]生活要有規律;[12]組織好學習。”
〇鄧小平:“領導同志要學會拿筆桿”。“驕傲自滿是團結的大敵”。“提倡深入細致的工作”。“重要的是做好經常工作”。“從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干部制度方面來說,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
〇陳云:“論干部政策,第一,了解人;第二,氣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愛護人”。“當解決一個干部的問題,關系到他的政治生命的時候,要很鄭重、很謹慎、很細心地去處理它”。“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
〇江澤民:“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勇于創造,自覺奉獻”。
〇文章和文件都應當具有這樣三種性質: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
(2017年12月3日晚9:50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