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5348】幸福
(〔美〕丹尼爾·M·海布倫著,肖舒譯,譯林出版社,印張20,2020年9月第1版,39元)
△8章:驚人的事實;幸福是什么?生活滿意度;測量幸福;幸福的來源;超越幸福:福祉;跳出自我:美德和意義;美好人生。
〇對幸福的感受可能是幾千萬年的人類進化史選擇出來的人類優勢。喜歡思考、有智慧、會交流,愛說話、有責任心、心地善良、重視合作、理解他人等等,這都是人的本領,其他野獸在這些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我們。
〇用心去欣賞生活中的真、善、美。幸福在身邊,幸福在眼前,幸福在人間。
〇按照今天的物質標準來看,即便是最富有的這群希臘人也得劃入貧困人口的范疇。
〇福祉指的是擁有對你來說順利的人生。
〇幸福:[1]情緒狀態理論——幸福就是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2]享樂主義理論——幸福即快樂;[3]生活滿意度理論——幸福就是對你的人生感到滿意。
〇協調:內心寧靜,自信,情緒開朗。
〇人得適應自己的境遇。
〇幸福的門檻就是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比例達到3:1。幸福來自:安全感、生活態度、自主權、人際關系,需要技能和有意義的活動。“幸福與否是個人選擇。你的態度決定一切”。積極應對、坦然接受、關心他人、內在動機是四種能有效促進幸福感的生活態度。
〇蘇格拉底:告訴我,假如一個人身上很癢,他可以盡情去撓,一輩子都在撓癢,他這一生算不算是幸福的。
〇帶著欣賞的態度參與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活動能讓人生充滿意義。哲學家蘇珊·沃爾夫曾寫下類似的觀點:“當一個客觀上有吸引力的東西對人形成主觀上的吸引時,便產生了意義。”
〇千百年來,幸福都是人類畢生追求的目標,也是美好人生的一項衡量標準。
(2021年2月12日上午<大年初一>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