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季節》作品分析
日本當代作家不原慎太郎*的成名作、代表作,1955年7月發表于《文學界》,獲該雜志的文學界新人獎,后來又獲得第34屆芥川文學獎。主人公津川龍哉是高中拳擊部的冠軍。他原先在籃球部,由于討厭團體競技項目才轉到能夠發揮個人作用又具有刺激性的拳擊部。津川龍哉追求英子,得不到她時感到一種類似拳擊比賽的失敗感;得到她后又虐待她,輕易地把她轉讓給他人。后來,英子在難產中死去,津川回到練習館,發狂地痛擊沙袋,發泄心中的怨憤。津川龍哉是日本戰后青年的新形象。他生活放蕩不羈,沒有理想沒有目標,充滿狂燥不安的色彩,不滿現實,兇狠好斗,卻又害怕孤獨。從他身上可以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的“憤怒的一代”。《太陽的季節》在一片爭議聲中獲得芥川獎,為作者贏得了極大的名聲和實利。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津川龍哉一類的青年形象,恰如其分地表達了部分青年的時代感。但是,作者沒有給出解決問題的出路。“……這個社會宛如一個小屋子,叫人透不過氣來。我們在這里擁擠不堪,……我想使出渾身解數去撞倒它,可是不知道該撞倒什么,不知道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