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逸派作品分析
是繼未來主義*文學之后在本世紀20至30年代興起的意大利文學的一個流派。主要作家有埃烏杰尼奧·蒙塔萊*、薩瓦多爾·夸西莫多*、朱澤培·翁加雷蒂*;此外尚有詩人尤姆貝爾托·薩巴、馬利奧·盧齊等。
隱逸派的理論與創作,多少受到一點未來主義的影響,但更多的則是受到象征派詩人的影響,他們的創作,回避社會問題與政治問題,努力躲到象牙之塔去創作所謂的“純詩歌”*;他們多擷取“生活之惡”*,以表現人生的孤獨與憂傷,表現“生活之惡”幾乎成了所有隱逸派詩人創作的共同主題;他們多描寫片斷的自然景色,抒發自己內心瞬間的獨特的感受,幻想和某種微妙的思緒;他們多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有時又過于強調字音所表現的特殊的主觀感覺,力求挖掘詞的感情色彩,不惜舍棄詞本來具有的約定俗成的含義,這一方面顯示了象征主義*乃至未來主義*對隱逸派詩人的影響。
隱逸派的理論與創作的哲學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它回避嚴酷的現實,竭力躲到個人主觀情感的蚌殼中正是這種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在創作中的反映。盡管如此,隱逸派的詩歌理論及其創作仍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這個藝術派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意大利社會日益法西斯化的產物,它是意大利中小資產階級對社會法西斯化不滿,對現實不滿的一種消極的反抗與逃遁,它是當時意大利官方文學的不露聲色的對立物。所以,從這一意義上說,隱逸派的詩歌又是意大利社會中小資產階級反對法西斯主義斗爭的一個特殊的蔭蔽的斗爭形試,后來,一些隱逸派詩人勇敢地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斗爭,就是這一問題的有力的證明。隱逸派詩歌在藝術上努力創新,善于細膩地捕捉個人感情,著意擴大詩歌的表現手段,對于語言、韻律執意求工。這些藝術探索,對于后來的文學也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的。當然,他們的詩作回避現實,刻意追求某種神秘的意象,以致某些作品內容空虛,晦澀難解。這正是隱逸派藝術創作的不足之處。這一不足之處是這一藝術流派的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性的必然反映。我們對此不應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