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陶淵明·閑情賦并序》原文鑒賞
《漢魏六朝散文·陶淵明·閑情賦并序》原文鑒賞
初,張衡作《定情賦》1,蔡邕作《靜情賦》2,檢逸辭而宗澹泊3,始則蕩以思慮4,而終歸閑正5。將以抑流宕之邪心6,諒有助于諷諫7。綴文之士8,奕代繼作9,并因觸類10,廣其辭義11。余園閭多暇12,復染翰為之13。雖文妙不足14,庶不謬作者之意乎15?
夫何瑰逸之令姿16,獨曠世以秀群17;表傾城之艷色18,期有德于傳聞19。佩鳴玉以比潔20,齊幽蘭以爭芬21;淡柔情于俗內22,負雅志于高云23。
悲晨曦之易夕24,感人生之長勤25。同一盡于百年,何歡寡而愁殷26!褰朱幃而正坐27,泛清瑟以自欣28。送纖指之馀好29,攘皓袖之繽紛30;瞬美目以流眄31,含言笑而不分32。
曲調將半,景落西軒33,悲商叩林34白云依山。仰睇天路35,俯促鳴弦36。神儀嫵媚37,舉止詳妍38。
激清音以感余39,愿接膝以交言40。欲自往以結誓41,懼冒禮之為諐42;待鳳鳥以致辭43,恐他人之我先44。意惶惑而靡寧45?;觏汈Ф胚w46。
愿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馀芳47;悲羅襟之宵離48,怨秋夜之未央49。愿在裳而為帶50,束窈窕之纖身51;嗟溫涼之異氣52,或脫故而服新。愿在發而為澤53,刷玄鬢于頹肩54;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55。
愿在眉而為黛56,隨瞻視以閑揚57;悲脂粉之尚鮮58,或取毀于華妝59。愿在莞而為席60,安弱體于三秋61;悲文茵之代御62,方經年而見求63。
愿在絲而為履64,附素足以周旋65;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于床前66。愿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67。愿在夜而為燭,照玉容于兩楹68;悲扶桑之舒光69,奄滅景而藏明70。愿在竹而為扇,含凄飆于柔握71;悲白露之晨零72,顧襟袖以緬邈73。愿在木而為桐74,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75??妓付剡`76,徒契契以苦心77。擁勞情而罔訴78,步容與于南林79,棲木蘭之遺露80,翳青松之馀陰81。儻行行之有覿82,交欣懼于中襟83;竟寂寞而無見,獨悄想以空尋84。
斂輕裾以復路85,瞻夕陽而流嘆86。步徙倚以忘趣87,色慘凄而矜顏88。葉燮燮以去條89,氣凄凄而就寒90。日負影以偕沒91,月媚景于云端92。
鳥凄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悼當年之晚暮93,恨茲歲之欲殫94。思宵夢以從之95,神飄飖而不安96。若憑舟之失棹97,譬緣崖而無攀98。
于時畢昴盈軒99,北風凄凄,炯炯不寐100,眾念徘徊。起攝帶以伺晨101,繁霜粲于素階102。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103。始妙密以閑和104,終寥亮而藏摧105。意夫人之在茲106,托行云以送懷107;行云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108。徒勤思以自悲109,終阻山而帶河110。迎清風以祛累111,寄弱志于歸波112。尤《蔓草》之為會113,誦《邵南》之馀歌114;坦萬慮以存誠115,憩遙情于八遐116。
【注釋】 1張衡:字平子,東漢南陽西鄂(今河南南召縣南)人。著名文學家和科學家。所作《定情賦》見《全后漢文》卷五十三。2蔡邕:字伯喈,東漢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所作《靜情賦》已佚,《藝文類聚》收有殘句。3檢:約束,收斂。逸辭:放縱逸樂之辭。宗:崇尚,遵循。澹泊:恬談寡欲。4蕩:縱情。思慮:想象,構思。5閑正;約束,抑制。正,雅正。6流宕;放蕩。宕:同蕩。7諒:確實,誠。諷諫:委婉地規勸。8綴文:作文。綴,連綴。9奕(yi亦)代:累代。奕,重疊。繼作:不斷地寫作。10觸類:連類而及。指同樣的題材。11廣:擴展。12園閭;農村。園,田園;閭,里巷。13染翰:以筆蘸墨,指寫作。14文妙:文彩。15庶:庶幾,至少、大慨。謬:相悖,違背。作者之意:指寫這類賦的前代作家的本意。16夫:彼,那位。瑰:稀而珍貴。逸:風姿翩翩。令姿:美好的容姿。17曠世:絕世。秀群:超群。秀,特異。18表;特出獨立。傾城;全城人都為之傾倒,形容女子容貌特別美麗。19期;期望。德;美好的名聲。20鳴玉:佩戴在身上因互相碰撞能發出聲響的玉環。21齊:同。幽蘭:蘭花。22俗內:平凡的內心。23負:懷抱。雅志:高雅的志趣。24晨曦:晨光。25長勤:多憂多勞。26殷:多。27褰(qian千):拉開。朱幃:紅色的幃幔。正坐:端坐。28泛:這里指自由彈奏。瑟(se澀):樂器名。與琴相似,二十五弦。29纖指:細柔的手指。馀好:美好,這里指瑟聲美妙,余音裊裊。30攘(rang嚷):揚動。皓:白。繽紛:指衣袖飄動時交錯的樣子。31瞬(shun順):眨眼。眄(mian面):顧盼。32不分:難以分辨。33景:同影,日影。軒:窗戶。34悲商:悲凄的秋風,古以商為五音中的金音,聲凄厲,與肅殺的秋風相應,故稱秋風或西風為商風。叩:敲打。35睇(ti梯)凝視。天路:天邊的景物。36促:急速。37嫵媚:嬌美可愛。38詳:安詳。妍:美麗, 39激:發。余:我,作者自指。40接膝:古人跪席而坐,以膝相接。親近的意思。交言:交談。41結誓:訂立相愛的盟約。42冒禮:違禮。:同愆、過錯。43鳳鳥:古代傳說帝嚳高辛氏用鳳凰傳送禮物娶有娀氏的女兒簡狄。致辭:說媒。44我先:先于我。45靡:無。46九遷:屢遷,九言其多。47華首:美麗的頭面。48羅襟:羅,綢;襟,有領的內上衣。49未央:未盡。50裳:下衣。即裙子。51窈窕:優美,苗條。纖身:細腰。52嗟(jie接):嘆息,異氣:氣溫變化。53澤:發脂。54頹肩:削肩,古代女子以削肩為美。55白水:清水??菁澹嚎莞?。56黛:青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57瞻視:看視。閑揚:嫻揚,眉目顧盼宛轉之貌。58尚鮮:講究時時鮮艷。59取毀:被揩洗掉。華妝:華美的梳妝。60莞(guan關):植物名,俗稱水蔥,席子草,可以織席。61弱體:柔軟的身體。三秋:秋季。62文茵:華麗的被褥。茵,墊席。御:使用。63經年:過一年。見:被。64在絲而為履:化作絲而結成鞋。65素:潔白。周旋:轉動。66委棄:舍棄。67不同:不能同在。68楹(ying營):堂屋前部的柱子。69扶桑:;神話中的樹木名。在東方海外,傳說太陽從這里升起,這里指太陽。舒光:放出光芒。70奄:復蓋。滅景藏明:指燭光被息滅。71凄飆:涼風。72晨零:清晨落下。73緬邈:同綿邈,遙遠。74桐:落葉喬木,本質輕疏。老則紋理細密,古時做琴瑟多用此木。75輟音:中止音樂。76考:思考。必違:一定與心意相違背。77徒:徒然。契契:憂苦的樣子。78擁:抱著、懷著。勞情:苦情。罔訴:無處訴說, 79容與:徘徊不定的樣子。80棲:停留,止息。木蘭:落葉喬木,高丈余,晚春先花后長葉,俗稱紫玉蘭。遺露:墜落的露水。81翳(yi義):遮蓋。82儻(tang躺):或許。行行:徘徊不進的樣子。覿(di敵):相見。83中襟:內心。84悄想:愁思??諏ぃ喊装椎刈穼ぁ?5斂:收拾、整理。裾:衣的前襟,復路:回路。86流嘆:興嘆, 87徙倚:憂思徘徊狀。趣:趨,走路。88矜顏:面色莊重。89燮燮(xie泄):落葉聲。去條:離開枝條。90就:接近。91日負影:太陽和它的光輝。92月媚景:月亮顯現出明媚的景象, 93悼:哀傷。當年:正當盛年。晚暮:衰老。94茲年:這一年。殫(dan單):盡,指年末歲終。95宵夢:夜夢。96飄飖:動蕩不安的樣子。97憑舟:駕船。掉:船槳。98緣崖:攀登山崖。99畢昴(mao鉚):畢宿與昴宿,二十八星宿名,于秋后出現。這里指秋天的星星。盈軒:滿窗。100(jiong窘):思索不安的樣子, 101攝帶:束帶。伺晨:等待天明。102粲(can燦):鮮明奪目,素階:白色的臺階, 103流遠:從遠方傳來。104妙密:輕微細密。閑和:閑靜和平, 105寥亮:同嘹亮。藏摧:悲傷。106意:推想,想象,人:美人。107懷;相思。108奄冉:形容時間推移。就過:隨時過去。109勤思:苦想。110阻山而帶河:為山河所阻隔。111祛(qu區)累:消除煩惱。112弱志:指相思之情。歸波:歸入大海的河流。113尤:指責?!堵荨罚杭础兑坝新荨?。《詩經·鄭風》中的一篇。詩中有“邂逅相遇。適我愿兮”句,指青年男女不期(非正式婚姻結合)私會。114《邵南》:《詩經》十五國風之一。《邵南》中關于男女戀情的詩。多合乎禮儀。馀歌:遺詩。115坦:坦蕩。這里指平息。萬慮:連綿不斷的情思。116憩:休息,這里有寄托的意思。八遐:八荒極遠的地方。
【今譯】 當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都約束放逸的文辭而崇尚恬靜寡欲。開始時放縱種種遐想,最終卻約束情思而歸于雅正。用以抑制放蕩的心念,想必會有助于諷諫。撰寫文章的士人,歷代都相繼而作,并互相啟發寫出同一題材的作品。其辭藻及含義均有所擴展。我隱居鄉里頗多閑暇,也揮筆寫上一篇。雖文采不足,但至少不會違背前代作者的意圖吧!
是那樣的飄逸和美麗,絕代的秀色超俗奇異。具有傾城的美艷,還期望有美好的德行流傳。佩戴著鏗鏘作響的美玉以顯示高潔,和幽蘭比試誰更芳芬;平凡的心中有淡泊的柔情,又懷有凌云的雅志。
悲哀那晨曦初照又倏忽到了夜晚,感慨人生多么憂勞。同樣都是活過一生,為什么缺少歡樂而憂愁繁多!撩起紅色的幃帳端坐堂上,彈奏起清瑟自我歡娛。手指纖纖送出美妙的音色,揚起白袖舞動繽紛。轉動著美麗的雙眼左右顧盼,隱含著言語笑意難以分辨。
曲調演奏將近一半,太陽已經落下西軒,悲凄的秋風吹打著樹林,白云環繞著山峰。仰頭凝視著天邊的景物,低頭撥弄著琴弦,那神態氣度多么嫵媚,一舉一動多么安閑柔美。
彈奏起清新的音樂使我感動,我愿和她促膝談心。想親自前往和她結成盟誓,又擔心違背禮儀受到譴責。想等待鳳鳥來傳遞話語,又恐怕別人搶在我的前面。心神不定意惶惶,魂魄不安一會兒來往九趟。
我愿在她的衣服上作為衣領,承受那美麗頭面余下的芳香;悲傷那羅衣晚上要暫時離去,因此怨恨那秋夜太長。我愿在她的衣裙上作為衣帶,束縛那窈窕纖細的腰身;可惜天氣有冷有熱,不免要脫去舊衣而換上新裝。我愿在她的頭發上作為發膏,涂在黑色的兩鬢披拂在柔肩上;悲哀那佳人時常洗發,發膏隨清水流逝而枯干。
我愿在她的眉端作為黛色,隨著她美麗的目光而揚動;悲傷那脂粉鮮艷無比,青黛可能被華美的倩妝掩蓋。我愿在她的床上作為簟席,供她的弱體倚躺到涼秋;悲哀那花紋的被褥要把它更替,經過一年才能重鋪在床。
我愿成為絲附在她的鞋上,緊裹著雪白的腳指隨它徜徉;悲哀那行走終有停止,坐臥時白白被棄置床邊。我愿在白晝作為她的影子,常隨著她的身形忽西忽東;悲哀那高樹樹蔭太多,慨嘆有時不能與之同行。我愿在夜晚作為蠟燭,在廳堂的柱間照見她的玉容;悲哀那扶桑樹上射出陽光,遮掩住蠟燭的光影。我愿作為青竹編織成羅扇,被她輕柔地握住搖出涼風;悲哀那清晨白露飄落,再看襟袖中羅扇已杳無蹤影。我愿作為樹木中的梧桐,制作成她膝上的鳴琴;悲哀的是彈奏到最高興時忽然悲從中來,終于推開我而停止了琴音。細思量事實終與愿違,徒然憂愁白費苦心。我心中的苦悶向誰傾訴,獨自徘徊在南面的樹林,停留在墜露的木蘭之下,遮蔽著青松的樹蔭,倘若在行路中偶然相逢,心中交織著喜與懼的感情。終于寂寞而一無所見,獨自憂郁而空自找尋。
整理一下衣服回到原路,眺望夕陽而長長嘆息。步履踟躕忘記前行,形色凄慘而表情莊重。樹葉簌簌離開樹枝,天氣凄凄而逐漸寒冷。太陽偕著影子一起消失,嫵媚的月亮掛在云端。鳥兒悲鳴著孤獨地歸巢,走獸去尋找同伴而沒有回還。哀傷壯年將要衰老,怨恨這歲月已將走完。想著要去尋找夜晚的夢境,心神飄飄而不能安寧,就像乘船失去了船槳,也好比上山而無從攀緣。
此時群星已照臨軒窗,北風吹得凄涼,我心中煩燥不能進入夢鄉,各種念頭在心中徘徊,起身穿戴等侯到天亮,繁霜閃閃鋪灑在白色的臺階上。雄雞收起翅膀還未啼鳴,遠處傳來清哀的笛聲。開始時細密而且閑雅,后來卻高亢而哀傷。猜想那吹笛的美人就在這里,托行云將心意傳遞。行云飄逝沒有答話,時光也慢慢逝去。徒然苦思而獨自悲傷,終于被山河所阻不得前往。迎著清風以排除煩惱,將那柔弱的情思付之退去的流水。責備《鄭風·蔓草》中所描寫的私會,吟誦《召南》中留下的合乎禮儀的歌曲。清除各種情思以保持誠心。讓那遙遠的思念在八荒之中休止。
【集評】 梁·蕭統《陶淵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風一者,卒無風諫,何足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
宋·蘇軾《東坡題跋》卷二《題文選》:舟中讀《文選》。恨其編次無法,去取失當……觀《淵明集》可喜者甚多,而獨取數首,以知其余人忽遺者甚多矣。淵明《閑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
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上:陶淵明《閑情賦》,必有所自,乃出張衡《同聲歌》,云:“邂逅承際會,偶得充后房。情好新交接。栗慓若探湯。愿思為莞席,在下蔽匡林愿為羅衾幬,在上衛風霜。”
宋·俞文豹《吹劍四錄》,張宗祥《吹劍錄全編》:范文正公守饒,善妓籍一小環,既去,以詩寄魏介曰:“慶朔堂前花自裁,便移官去未曾開,年年長口別離恨,已托春風斡當來,”介買送公。王衍曰:“情之所鐘,正在我輩?!币苑豆荒苊??;圻h曰:“順境如磁石遇鍼,不覺合為一處,無情之物尚爾,況我終日在情里做活計耶?!睆埡庾鳌抖ㄇ橘x》,蔡邕作《靜情賦》,淵明作《閑情賦》,蓋尤物能夠人,情蕩則難反,故防閑之。
元·李冶《敬齋古今黈》卷七:東坡謂梁昭明不取淵明《閑情賦》,以為小兒強解事?!堕e情》一賦雖可以見淵明所寓,然昭明不取亦未足以損淵明之高致。東坡以昭明為強解事,予以東坡為強生事。
明·何孟春注《陶靖節集》卷五:賦情始楚宋玉,漢司馬相如,而平子、伯喈繼之為《定》,《靜》之辭,而魏則陳琳、阮瑀作《止欲賦》,王粲作《閑邪賦》,應玚作《正情賦》,曹植作《靜思賦》,晉張華作《永懷賦》,此靖節所謂弈世繼作,并固觸類,廣其辭義者也。
明·楊慎《升庵詩話》卷三:陶淵明《閑情賦》“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曲盡麗情,深入冶態。裴硎《傳奇》、元氏《會真》,又瞠乎其后矣。所謂詞人之賦麗以淫也。
明·郭子章《豫章詩話》卷一:陶彭澤《閑情賦》,蕭昭明云:“白璧微瑕,惟《閑情》一賦?!睎|坡曰:“淵明作《閑情賦》,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大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闭衙髫焸渲?,望陶以圣賢,而東坡止以屈、宋望陶,屈猶可言,宋則非陶所愿學者。東坡一生不喜《文選》,故不喜昭明。
明·張自烈輯《箋注陶淵明集》卷五:按昭明序云:“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庇拗^昭明識見淺陋、終未窺淵明萬一。盲者得鏡,用以葢卮,固不足怪。
此賦托寄深遠,合淵明首尾詩文思之,自得其旨。如東坡所云,尚未脫梁昭明窠臼?;蛟拼速x為睠懷故主作,或又云續之輩雖居廬山,每從州將游,淵明思同調之人而不可得,故托此以送懷。如東坡所云與屈、宋何異,又安見非小兒強作解事者?索解人不易得如此。
觀淵明序云:“諒有助于諷諫”,“庶不謬作者之意”,此二語頗示已志,覽者妄為揣度,遺其初旨,真可悼嘆。
清·毛先舒《詩辯坻》卷一《總論》:世目情語為傷雅,動矜高巷,此殆非真曉者。若《閑情》一賦,見擯昭明;“十五王昌”,取呵北海。聲響之徒借為辭柄,總是未徹《風》、《騷》源委耳。
清·方熊評《陶靖節集》卷五:此自比,言情不可止。筆調亦漢、魏之遺。
清·邱嘉穗《東山章堂陶詩箋》卷五:閑者防閑之義,與間字不同。其賦中“愿在衣而為領”十段,正脫胎《同聲歌》中“莞蕈衾幬”等語意。而吳兢《樂府題解》所謂“喻當時七君子事君之心”,是也?!对姟吩唬骸霸普l之思,西方美人,”朱子謂“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離騷》“怨美人之遲暮”,亦以美人目其君也。此賦正用此體。昭明太子指為白璧微瑕,固為不知公者;即東坡以為《國風》好色而不好淫,亦不知其比托之深遠也。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彥周詩話》謂退之詩“銀燭未銷窗送曙,金釵欲醉坐添香”,殊不類其為人。余謂鐵心石腸,工賦《梅花》、《閑情》一賦,何傷靖節?正恐慣說鐘庸大鶴,卻一動也動不得耳。
清·李調元《雨村賦話》卷八:朱昂傳嘗讀陶潛《閑情賦》而慕之,因廣其辭。
清·孫人龍纂輯《陶公詩評注初學讀本》卷二:古以美人比君子,公亦猶此旨耳。昭明以“白璧微瑕”議比賦,似可不必。意本《風》,《騷》,自極高雅,所謂發乎情,止乎禮義者,非歟!逐層生發,情致纏綿,終歸閑正,何云卒無諷諫耶?
清·陳沆《詩比興箋》卷二: 《閑情賦》,淵明之擬《騷》。從來擬《騷》之作,見于《楚詞集注》者,無非靈均之重踈,獨淵明此賦,比興雖同, 而無一語之似,真得擬古之神。東坡云:“晉無文,惟淵明《歸去來辭》一篇而已,”予亦曰:晉無文,惟淵明《閑情》一賦而已。乃昭明謂為白璧之瑕,不但與所選宋玉諸賦自相刺謬,且以閑情為好色,則《離騷》美人香草,湘靈二姚,鴆鳥不媒,亦將斥為綺詞乎?《國風·關睢》,亦當刪汰乎?因哉昭明之為詩,宜東坡一生不喜《文選》也。
清·方東樹《續昭味詹言》卷八:昔人謂正人不宜作艷詩,此說甚正,賀裳駮之非也。如淵明《閑情賦》,可以不作。后世循之,直是輕薄淫褻,最誤子弟。
清·劉光第《詩擬議》:《有孤》詩之子無裳、無服、無帶,情思繚繞,往復迫切,與陶淵明《閑情賦》中九愿字云云,正復不異。陶賦自序云:“始則蕩以思處,而終歸閑正?!贝嗽妱t蕩而不能自持矣。
清·劉光蕡《陶淵明閑情賦注》:此篇乃淵明悟道之言,較《歸去來詞》、《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尤精粹。昭明取《五柳先生傳》訾此為瑕,何也?讀書不可泥于句下,所謂詩無達詁是也。茍執詞以求之,十五《國風》之詞可存者僅矣!太史公謂“《國風》好色而不淫”,以曰《離騷》,淵明此篇亦即其意。身處亂世,甘于貧賤,宗國之復既不忍見,而又無如之何,故托為閑情。其所賦之詞以為學人之求道也可。以為忠臣之戀主也可,即以為自悲身世以思圣帝明王也亦無不可。
清·吳覲文批?!短諟Y明集·陶淵明集序》批語:至于淵明《閑情》一賦,其自序曰:“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彼^作者之意,即上張、蔡兩賦,所謂“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云爾也。予細玩其賦,如“愿在衣而為領”等語,何等流宕,而終結之曰:“尤《蔓草》之為會,誦《邵南》之余歌;坦萬慮以存誠,憇遙情于八遐?!眲t終歸閑正矣。作者之意若曰:吾如是之蕩以思慮,而終無益也,則不如“坦萬慮以存誠”而已,此豈非有助于諷諫乎!而昭明乃謂其卒無諷諫,其論亦已過矣。雖然,昭明之論《閑情賦》則為過當,而其言“卒無諷諫,何必搖其筆端”二語,要自為作文之正論也。予觀后世之學義山詩者,徒習其浮靡流宕之詞,而失其旨,不能終閑正。予嘗謂孔之若作,則此等詩皆當入刪詩之例,惟其謬于作者之意也,使得聞卒無諷諫二語,當亦廢然返矣。然則昭明之論豈可以其過當而盡非之哉!
清·邱煒萲《五百石洞天揮塵》卷七:“閑情作賦太無聊,有好何須九愿饒,我顧將身化長帶,一生牢系美人腰?!迸f曾于友人案頭見是詩,署曰:《書靖節閑情賦后》。
【總案】 《閑情賦》是抒寫愛情的賦體佳作。這篇賦約作于晉太元十六年(391年),作者二十七歲時。閑,《說文》:從門中有木。防止、擋住的意思,閑情即檢束放蕩之情,并非閑情逸致。作者在賦中寫自已對一位德貌雙全的美人的愛慕和追求,反映了作者對美好純真的男女愛情生活的渴望,其感情熾烈、奔放、真誠。關于對《閑情賦》的評價,歷代評論家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此賦宣揚了淫蕩的感情;有人認為此賦“好色而不淫”,最終歸于閑正,有助于諷諫;有人以香草美人的傳統說法來解釋,認為它含有影射追求政治理想的用意。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六)》中曾說:“被論客贊賞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潛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實在飄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卻有時很摩登,‘愿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于床前’,竟想搖身一變,化為‘啊呀呀,我的愛人’呀的鞋子,雖然后來自說因為‘止于禮義’,未能進攻到底,但那胡思亂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膽的。”魯迅先生肯定了它是愛情賦,其思想是大膽的,有違于封建禮教的,同時又指出它的時代的局限性?!堕e情賦》在藝術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把自己比作各種具體形象,大膽地向戀人傾吐了愛情,如醉如狂,癡誠感人。在結構上曲折變化,起落無跡,跌宕起伏,給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賦中還充分運用了辭賦的鋪張、用韻、駢偶和辭采華美等特點,對詩人的熱戀之情作了濃重的描繪和渲染。在人物的心理描寫上細膩深刻,有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