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機器:如何讓機器人明辨是非
【3657】道德機器:如何讓機器人明辨是非
(〔美〕溫德爾?瓦拉赫,科林?艾倫著,王小紅主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8萬字,2017年11月第1版,58元)
△共12章:①機器道德為什么如此重要?②工程道德:AI時代的煉金術;③人類想要計算機做道德決策嗎?④機器人真的能有道德嗎?⑤哲學家、工程師與人工道德智能體的設計;⑥自上而下的道德;⑦自下而上的發展式進路;⑧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式的混合;⑨超越“霧件”?⑩超越理性;?更像人的人工道德智能體;?危險:權利和責任。
○這本書預言:在未來數年內,人工智能系統可能會擺脫人類監管、自主做出決定,甚至走上反抗人類的道路。這種不確定性,將使機器人面臨的道德風險日益凸顯。人類迫切需要確保機器人的設計符合道德規范。
○“機器越自由,就越需要道德準則”。
○生活中沒有零風險。
○物質、生命與心靈之謎定義了科學的三大挑戰。
○霍金指出過:“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會比人類更快,而它們的未來還不可預測”。
○這本書闡述了一種混合式系統,組合了自下而上式的數據驅動的學習和進化的方式,以及自上而下式的理論驅動做決策。這本書的基本信息是:不應該讓未來學家的擔心和猜測轉移我們的注意力,我們的任務依然是設計自主機器,讓它們以辨識的道德方式行事,使用著我們已經獲得的社會、政治和技術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