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
【4154】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
(何培均著,譯林出版社,8.75印張,2017年5月第1版,49元)
△4部分:[1]我有一個夢;[2]從民宿到社區;[3]我的小鎮事業;[4]小鎮文創2.0。
〇南投竹山鎮,海拔超過800米,古有“前山第一城”的美譽,然而在城市化的沖擊下,產業經濟衰退,年輕人口外流,竹山小鎮逐漸蕭條。家鄉的衰微使何培鈞倍感痛心,畢業后他毅然舉債將一座廢棄三合院改造成“臺灣最美民宿”,吸引大量旅客慕名前來。何培鈞繼而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盤活小鎮的既有資源,利用傳統優勢產業:興辦“竹巢學堂”,開創“特色換宿”,將當地的民俗手工藝傳承給下一代,吸引世界各地年輕人來到竹山,為小鎮的發展貢獻靈感和智識,將竹山鎮打造成為一座充滿活力的文化創意特色小鎮。
〇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認為:小鎮,是過往人類走向現代的驛站,也是當今人類回眸傳統的甬道。切勿以為那里安放的只是欲圖逃避喧囂的肉身,其實那里一樣寄存希望喘息片刻的靈魂。重建小鎮、復原生活、實踐文化、砥礪精神,讓日常平凡彰顯十二萬的優雅,讓匆匆過客體驗社會學家的情懷。
〇“企業家”這一概念最初在十六世紀的歐洲出現。
〇天底下的事情沒有絕對,絕對的是,你身上該具備的勇氣、毅力和智慧。
〇有一種能夠解脫所有煩惱的特效藥,那就是專注。
〇遇到困難就放棄,是本能;遇到困難,咬緊牙關突破瓶頸,那是本事了。
〇態度,是距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〇順境時需謹慎謙虛,逆境下要樂觀積極。
〇用顯微鏡審視自己,老花眼寬恕他人。
〇上午跑步是為了反省昨日,傍晚跑步是為了規劃明天。
〇遇見問題如果不積極處理,我們就成為問題的一部分了。
〇生活感動俯拾即是,只是缺少創新與發現。
〇要想成長,除了靜下心來閱讀與省思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