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與治生
為學與治生
潛心研究科學或文學者,不一定深明衣食住行之困難;博于學者,不一定精于營生之法。這一類只知為學,不知治生者,世人常常以“書呆子”或“活書櫥”之名譏刺他們。
專門讀書,不顧生活,就是不重實際。專顧生活,全不讀書,未免太重實際。太重實際者,即生意人。不重實際者,即學問家。學問家往往輕視生意人,生意人亦往往嘲笑學問家。兩者皆誤。最好,學問家明白些三三見九,生意人知道些之乎者也。學問家當然要營生,生意人豈可無學問?許魯齋說得好:“為學以治生為本。”我加一句道:“治生以為學為輔。”
“書呆子”,或者“活書櫥”,西洋也有。請閱下面的故事:
古時希臘某天文家,慢步前進,仰了頭細看天上的眾星。他向前慢慢的跑,跑,跑;他不知(不見)地上有一個穴——他跌了下去。他一時爬不出來,大喊道:“救我!救我!”鄰近的一個老婦聽見了。跑過去將他一把拖起來。她又向他看了兩眼,笑嘻嘻地說道:“先生,我認識你的。你是天文家。不過你太注重上面,不注重下面了。哈哈。”
這是為學不知治生的寓言。知識固然是要緊的,但是生活亦何嘗不要緊?二十四史,固然應常閱讀,但是柴米油鹽也不可不知。許多讀書人所以受騙,因為不知治生;許多生意人所以失敗,因為不知為學。詩曰:
讀書與治生,
兩事相牽連。
此理不難知,
實行在力研。
原載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新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