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藝術派作品分析
日本文學派別。昭和初期,無產(chǎn)階級文學運動日益高漲,幾乎席卷整個日本文壇。為與無產(chǎn)階級文學相對抗,1929年,在“藝術派十字軍”的名義下,《不同調(diào)》雜志同人中的淺原六朗*、尾崎士郎、岡田三郎,《文藝都市》中的飯島正,《近代生活》中的久野豐彥、龍膽寺雄*,新潮社系統(tǒng)的中村武羅夫*、楢崎勤、佐佐木俊郎、嘉村礒多*、加藤武雄*以及新感覺派*中的川端康*成,朝日新聞社的翁久允等結成“十三人俱樂部”,成為新興藝術派賴以產(chǎn)生的母體。翌年(1930年)4月,由龍膽寺雄為發(fā)起人,正式成立了新興藝術派俱樂部,其后,在龍膽寺雄的倡導下,《文藝都市》同人舟橋圣一*、阿部知二*、井伏鱒二*,以及《文學》的堀辰雄*等相繼參加,使這一組織的成員達32人之多,至此,新興藝術派從組織上得以完善。新興藝術派是反對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文學派別,中村武羅夫在一九二八年六月的《新潮》上發(fā)表了《誰踐踏了花園》的評論,認為無產(chǎn)階級文學踐踏了藝術的“花園”,宣揚文學要“擯棄主義,突出個性”,成為新興藝術派代表性的創(chuàng)作觀點。雅川滉在他的《藝術派宣言》中也曾闡述過他們的宗旨:新興藝術派成員須具有對藝術的“正確認識”,反對無產(chǎn)階級文學提倡的“事實的真實”,堅持藝術的“反應的真實”。提倡藝術的自我制約性,但并非本質(zhì)的文學主張。新興藝術派俱樂部并非是作家們?yōu)橹就篮系奈膶W活動而結成的文學團體,只是成員們聚集雜談的場所。他們始終未能提出共同的文學主張。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以描寫“被美化了的都市生活的享樂面”的作品居多。與新感覺派追求方法的新奇相對,他們“以近代的崩潰為背景”,追求社會風俗等題材的新奇。他們的作品在內(nèi)容和藝術上雖然有很多共同之處,但很少留下佳作,除1930年由《新潮》社刊行的《新興藝術派叢書》外,沒有做出足以確立這一派別在近代日本文學史中的地位的業(yè)績。1931年,在“色情、丑怪、無聊”之宣傳風潮鼓動下,內(nèi)部開始分化:淺原六朗、久野豐彥等宣揚起“新社會派文學”,井鱒二等試筆“無聊文學”,堀辰雄追求起“新心理主義文學”來。這樣,新興藝術派便四分五裂,自行解體。新興藝術派的代表作家有井伏鱒二、堀辰雄和龍膽寺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