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派作品分析
美國現代詩壇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現的一個詩派。這一派的詩歌,多用第一人稱剖析自我或自己的家族,表達對現實社會普遍的不滿。代表作家是羅伯特·洛威爾*、阿蘭·金斯堡*和雪爾維亞·普萊斯*等。
羅·洛威爾在1959年發(fā)表的詩集《人生素描》是“自白派”詩歌的重要作品。詩篇以第一人稱講述自己家族的衰敗史,講詩人自己對美國社會與文化的意見,甚至也講自己的過錯。著名批評家羅森賽爾等抓住這部詩集“自我表白”的特點,稱它為“自白詩”。1965年7月30日英國廣播公司第3套節(jié)目播發(fā)了一組“自白詩”,并組織討論,從此自白詩的名稱就廣為傳開。其實,最早的一篇“自白詩”應是阿蘭·金斯堡1956年發(fā)表的長詩《嚎叫》*。另一重要的“自白派”女詩人雪爾維亞·普萊斯*是專門寫自我樂于自殺的心理的,她終于在1963年自殺身死,實現了她所追求的真正的復活。
“自白派”詩歌顯著特征是“自我表白”。它一反學院派的客觀主義的情緒方程式而轉向主觀世界的直接描述。“自白派”詩歌重視美國的鄉(xiāng)土特色,它否定以艾略特*為代表的倫敦英語詩歌中心,它多描寫吸毒、性愛(包括同性戀)、精神分裂和對自殺的眷戀。它用第一人稱來表現詩人自己的情緒。
“自白派”詩是美國詩歌個性化和重新崛起的標志;是美國詩歌中反艾略特派的威廉斯派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