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小玉報雙成》經典解讀
王國維《人間詞話·小玉報雙成》經典解讀
小玉報雙成
以《長恨歌》之壯采,而所隸之事,只“小玉雙成”四字,才有余也。梅村歌行,則非隸事不辦。白、吳優劣,即于此見。不獨作詩為然,填詞家亦不可不知也。
“所隸之事”就是用典。
王國維向來主張“不隔”,也反對用典。
但是他并不是反對所有人的用典。
比如辛棄疾,辛棄疾的詞往往用典甚多,然而卻是深得王國維欣賞,可見如何用典才是被王國維欣賞的關鍵所在。
他欣賞《長恨歌》中白居易的兩處用典,恰到好處地寫出了詩要表達出來的意境。
他反對吳梅村的《圓圓曲》《永和宮詞》,這兩首都是吳梅村的名作,但是用典過多,顯得堆砌。
總結起來,王國維對于用典有如下的建議,用典要少,但是要精,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用典,“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這里的“小玉”是吳王夫差女,“雙成”是董雙成,神話傳說中西王母的侍女?!敖痍I西廂叩玉扃”這句寫的是太真所居住的環境,金瓦玉門,華貴非凡,如此金貴之人,也只有吳王之女,西王母一般的侍女才能夠伺候這里的主人了。在這里的典故就寫出了貴妃的貴氣,也為下文蕩氣回腸的愛情做了一個足以叫人扼腕嘆息的鋪墊。
王國維強調用典要精,要符合自己所想寫出的意境。辛棄疾的用典,典典都是恰到好處。不管是詩人還是詞人,當用典的時候,能夠吸收、消化典故,并將其典故自然而然地運用到自己的詩詞之中,不僅沒有隔之感,反而為意境增色,這樣的詩人詞人才能夠任意運用典故,使典故和自己的文字融為一體。
如果是沒有辛棄疾那般用典才能的人,最好不用典,或者少用典?!度碎g詞話·未刊手稿》第十五則:“‘西(當作秋)風吹渭水,落日(當作葉)滿長安?!莱梢灾朐~,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為我用?!逼洹盎钡囊馑季褪侨?,融他人之典為自己之境,在“融”之前,先要確定自己之境,如果自己的文字本身就沒有意境,也沒有融合典故之意境的話,那么文字就顯得生硬,感情的表達很自然就隔了。
【注】
白居易《長恨歌》有“轉教小玉報雙成”句為隸事。至吳偉業之《圓圓曲》,則入手即用“鼎湖”事,以下隸事句不勝指數。
吳偉業,號梅村,清初詩人,長篇歌行《圓圓曲》《永和宮詞》為其名作,但用典很多,失之于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