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的爆發
【3991】分享經濟的爆發
(〔印〕阿魯?薩丹拉徹著,周恂譯,文匯出版社,22.8萬字,2017年4月第1版,59元)
△共9章:①分享經濟、市場經濟和禮物經濟;②鋪設軌道:數字與社會經濟基礎;③平臺:內部構造;④區塊鏈經濟:大眾成為市場的制造者;⑤分享經濟的經濟影響;⑥監管和消費者保護的情況變化;⑦未來的工作:挑戰和爭議;⑧未來的工作:需要做什么;⑨文本結語。
○工業時代只是人類歷史的短暫一瞬,分享經濟的交換方式,商業模式及雇傭方式都是歷史的延續。
○分享經濟:高度以市場為基礎;資本高效利用;具有群體網絡結構,而非中心化或層級化結構;個人行為與專業行為界限模糊;全職與兼職、正式工與臨時工、工作與休閑的界限模糊。
○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網絡中的事情,而不只是有資格的個別人。
○在點對點項目中,信息交流是分散的而不是分階級的。
○三個基本力量:①事物的信息呈現方式,特別是以數字形式來傳達信息;②硬件能力、寬帶、硬盤以及伴隨著的數字設備微型化的持續指數級增長;③持續增長的模塊化編程能力,它使不斷增加的復雜性得到聚合、編纂,最終整合成標準化的軟件平臺。
這三種力量帶來額外的影響結果,這四種結果對分享經濟的出現和不斷進化起著關鍵作用。它們是:①數字技術消費化;②物理數字化;③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模式的出現;④信用的數字化。
○城市就是分享經濟。城市越大,人口密度越大,那些需要地緣優勢的點對點交易就更容易發生。
○分享經濟的爆發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業革命——閑置的房產、汽車、技能,甚至時間、知識,突然變成巨大的財富,源源不斷地創造利潤。
○對等監管、自我監管、委托監管。
○互聯網讓這個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而知識和思想正是人類最為古老而永恒的分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