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氣之忍第二》譯文與賞析
氣之忍第二
氣之忍第二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撓萬物者,莫疾乎風。風與火值,扇炎起兇。
氣動其心,亦蹶亦趨,為風為大,如鞴鼓爐。養之則成君子,暴之則成匹夫。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歟?
噫,可不忍歟!
【譯文】
在所有能干燥萬物的東西中,沒有比火的溫度更高的了;在所有能攪動萬物的東西中,沒有比風的速度更快的了。當風與火相遇時,二者互相促進,就能引起難以預料的災禍。
氣可以觸動人的心志,既可以使人跌倒,又可以使人快走。人如果要損害浩然之氣,那么它就會傷害人的心志,就如同用皮囊向火爐鼓風一樣,越鼓火勢越旺。如果能培養這種浩然正氣,把它與道義相結合,行動就合乎禮儀,這就是君子;如果不培養它,行為就會粗暴,這就是匹夫。
《論語》載,孔子在回答樊遲關于如何辨惑時說:“如果因一時的憤怒,就將自己及親人置之腦后,這難道不是糊涂嗎?”
??!為人處世能不學會忍耐嗎?
【評析】
俗話說:“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氣度是衡量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的重要尺度?!疤焱庥刑?,人外有人”,每個人都要擺正心態,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如果總是小肚雞腸,容不得技高一籌的人,同樣也會使自己窮于應付,身心疲憊。
典例闡幽 氣量狹小,深受其害
周瑜為人氣量狹小,容易生氣。深諳兵法的諸葛亮,正是利用周瑜不善容忍的性格,才巧妙地用計激怒周瑜,實現了孫劉聯合抗曹的計劃,也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赤壁之戰結束,孫劉聯軍大勝,曹操敗走。孫劉兩家此時為各自利益都盯住了荊襄之地。劉備沒有領地,急欲取荊襄之地為基業,而孫權也欲全取荊襄,這樣可以全據長江之險,與曹操抗衡。劉備和孔明提兵屯于油江口,準備奪取荊州。周瑜見劉備屯兵,知道他有奪取荊州的意思,便親自赴油江與劉備談判。劉備在孔明的授意下,允諾只有當東吳攻不下南郡自己才能攻取,而心中其實憂慮,他怕東吳攻下南郡之后,自己無處容身??酌鲄s寬慰他說:“盡著周瑜去廝殺,早晚教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蹦菚r曹操雖走,卻留下猛將曹仁守南郡,心腹大將夏侯惇守襄陽,攻打有著相當的難度。周瑜在攻打南郡的時候,吃了好幾次敗仗,自己也中了毒箭,但是他終于還是將曹仁擊敗。當他來到南郡城下,準備進城的時候,卻發現城池已被趙云襲取。這時,又有探馬來報,荊州守軍和襄陽守軍都被諸葛亮用計調出,城池已都被劉備奪取。周瑜十分憤怒:“不殺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氣!”
劉備取了荊州之地后,周瑜要魯肅去討說法,劉備狡辯道荊州曾是劉表的地盤,如今劉表雖然死了,可是他兒子還活著,我做叔叔的輔佐侄子取回自己的地盤怎么不行?這聽起來似乎有理,但不久劉表之子劉琦死了。魯肅再去討時,孔明又一席強辯,說什么劉備是皇族,本就該有土地,何況劉備還是劉表的族弟。令魯肅不知道如何應答。到最后,終于說荊州算暫時借東吳的,但要取了西川再換,還立下文書。此時劉備夫人去世,周瑜便鼓動孫權用嫁妹之計將劉備賺往東吳而謀殺之,繼而奪取荊州,但不想此計被諸葛亮識破,便將計就計讓劉備與吳侯之妹成了親。當歲末年終,玄德依孔明之計攜夫人幾經周折離開東吳時,周瑜親自帶兵追趕,卻被云長、黃忠、魏延等將追得無路可走,蜀國岸上軍士齊聲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氣得再次金瘡迸裂。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沒有絲毫取川的跡象,此時曹操為了瓦解孫劉聯盟,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于是周瑜再遣魯肅去討荊州??酌髟俅谓妻q一番,為自己找理由。周瑜設下“假途滅虢”之計,名為替劉備收川,其實是奪荊州,不想又被孔明識破。周瑜上岸不久,就有幾路人馬殺來,都言道“活捉周瑜”,周瑜氣得箭瘡再次迸裂,昏沉將死,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