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畫工化工殊》經典解讀
王國維《人間詞話·畫工化工殊》經典解讀
畫工化工殊
賀黃公謂:“姜論史詞,不稱其‘軟語商量’,而稱其‘柳暗花暝’,固知不免項羽學兵法之恨。”然“柳暗花暝”,自是歐、秦輩從屬,前后有畫工化工之殊。吾從白石,不能附和黃公矣。
賀裳和姜夔在不同的時代,都欣賞了史達祖的詞《雙雙燕》。姜夔說此詞的妙句在“柳暗花暝”。賀裳后來讀了這首詞,也看到了姜夔的評價,就嘲笑姜夔說,這個姜夔就跟項羽這個莽夫學習兵法一樣,無法體會其真,詞的感覺并不是在“柳暗花暝”上,而是在寫燕子的“軟語商量”上。
有時候覺得王國維這個小老頭實在可愛,他就這樣靜靜地觀望這個年代差距甚遠的不同朝代的兩個人的爭論,然后很冷靜地說,從詞的境界來講的話,我更贊同姜夔的觀點,不同意賀裳的觀點。
我們一起來讀讀史達祖的代表作,這首詠燕的名詞:
雙雙燕·詠燕
史達祖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
“過春社了”,“社”是土地之神,“春社”就是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指的是在春光絢爛之時,正是燕子回歸之際。“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燕子飛回,巢里是去年冷塵。“簾幕無重數”燕子的主人家里簾幕重重,似乎春天的腳步還沒有走近。所以下句“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燕子才會猶豫是否進屋。“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見主人凄清孤冷,疑是春天未至,燕子繞梁而飛,商量不定。這里是擬人的寫法,寫出燕子的叫聲是“軟語”。吳儂軟語,多么溫柔輕巧的聲音,正是以女子之態寫燕子,更見生動。燕子之間的對話是如此的溫柔委婉,更顯出主人的落寞。“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飄然”寫出燕子飛得輕盈,不僅輕而且還快,燕子輕拂在花梢。“紅影”與“翠尾”,怡紅快綠。“分開”還是在寫燕子的輕巧靈動。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此句緊接上意而來,燕子在春光中追逐。“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是燕子靈巧的進一步展現,這樣的愜意的追逐中,還有燕子在春光中歡快。“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燕子在外玩得太久,才回到“紅樓”,這里的“紅樓”就是前面提到的“簾幕中間”。“柳昏花暝”乃是春天的傍晚,清爽悠遠之景。“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玩累了,便酣然入夢,竟然忘記了回來的真正任務,就是為簾幕中間的人送信。這抱怨的口吻,使得簾幕中間的人之后便“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讀到這里,我們便恍然大悟,原來這思婦獨守空閨已經等待了許久。
全詞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寫燕子之間軟語親熱,在春天里更是恩愛異常。運用反襯手法,最后幾句才點明女子觸景傷心,思已成怨。
如果此詞從側重詠物的方面來評的話,“軟語商量”準確地抓住了燕子的特征,“軟語”不僅僅是抓住了燕子的叫聲動聽委婉,“商量”還更準確地表現了燕子之間的恩愛。
但是詠物詞,往往是借物抒情,所以,王國維稱“軟語商量”是“畫工”,“畫工”就好像畫師繪畫,以形傳神。
對“柳暗花暝”,王國維稱其是“化工”,這里有以景傳情之意,“柳暗花暝”暗指的是這一天的春光已到日暮,柳色花艷都隱入了昏暗,這里也恰恰是閨中女子看著燕子的歸巢,心情的一個轉換,之后便是本詞借詠燕子,實質上襯托女子的思怨之情。
此則,王國維對此詞中的“軟語商量”“柳暗花暝”兩個句子,作出“畫工”和“化工”精細區別的點評,真乃天賦已極高,心細亦如發也。
【注】
賀裳,字黃公,清代詞人,語見《皺水軒詞荃》。姜夔論史詞,見《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七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