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杯水救車薪》譯文與賞析
杯水救車薪
杯水救車薪
【原文】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如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予讀《文子》[1],其書有云:“水之勢勝火,一勺不能救一車之薪;金之勢勝木,一刃不能殘一林;土之勢勝水,一塊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時人,孟氏之言蓋本于此。
【注釋】
[1]《文子》:為辛文子所作,文子春秋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散文家,祖籍宋國(今河南商丘),代表作品為《文子》。
【譯文】
孟子說:“仁義戰勝不仁,就像水戰勝火,現在講仁義的人,就像是拿一杯水去撲滅一車木柴燃起的火,不會熄滅,就說水不能勝火。”我讀《文子》時,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水的勢頭可以戰勝火,但一勺水卻不能撲滅一車木柴燃起的火;金的勢頭可以戰勝木,但一把刀卻不能砍倒一片樹林;土的勢頭可以戰勝水,但一塊土卻無法阻擋一條河。”文子是周朝平王時期的人,孟子的話大概是從文子這里來的。
【評析】
本文引用了《孟子》與《文子》中的兩段話,直截了當的講述了一杯水不能夠撲滅一車薪火的道理。水雖然可以滅火,但是面對一車薪火而言,一杯水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杯水車薪,自然是無濟于事。不審時度勢,反省自己是否盡到了努力,而是自以為火不可滅,灰心喪氣,放棄斗爭。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這實際上是助紂為虐。所以,當不能取勝的時候,應自知努力不夠而加強力量,改杯水車薪為桶水車薪、池水車薪,最好是再加上水龍和其他現代化滅火器。如此一來,莫說是車薪,就是你一屋子的薪所燃燒的熊熊烈火也照滅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