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界的新工業革命: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
【3946】無邊界的新工業革命: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
(〔德〕烏爾里希?森德勒主編,吳歡歡譯,中信出版社,25萬字,2018年3月第1版,78元)
△共三部分(16章):①新工業革命的基石;②新工業,新生態;③無邊界的“物聯網+”。
○前三次工業革命都是首先對生產方法和與其相關的能源進行改變。它們都是從工業生產價值創造中最重要的環節——生產環節開始的。與之相反,互聯網首先注重廣告宣傳、服務和貿易,最后才注意到價值鏈中的生產環節。如今人們需要考慮服務和管理。
○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它使產品生命周期內整個價值鏈的組織與調控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在循環周期內,首先根據消費者與日俱增的個人需求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發與制造,之后將產品提供給消費者,最后進行產品的再循環,其中包括與其相關的服務。
○人工智能這個概念是1956年出現的。在計算機還沒有在全球全世界和商業領域被廣泛應用時,很多人就對其寄予了過多的期待,認為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工業互聯網創造出一個網絡化的,可以彼此溝通的系統和以此為基礎的服務平臺。
○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是整個產品周期內普遍價值鏈環節的組織與調控的新階段。工業4.0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成功因素,運用工業4.0的理論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將其運用到工業實踐中,為制造業競爭力的提升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工業4.0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它包含其他很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