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風的那端
又見風的那端
像第一次讀你一樣驚喜,還有一份莫名的感覺。“那時候我們愛在雨中穿行/把所有雨的柵欄折斷/就有一條路直抵一個開滿桃花的孤島。”想必,那一場雨定是生命里最美麗的際遇,它釀就了最甜蜜的花朵,賦予強盛的力量,折斷所有雨的柵欄。
可是,孤獨的島嶼從來不缺乏桃花和追逐。生活在此岸的人,終生無法跨越河流,抵達夢想中的彼岸。那一樹一樹的花開,都留給了誰?太美的東西總令人遲疑徘徊。風的那端,我們“以夢為馬”,可以走得很遠,卻不能留下一個印痕。總在某些時刻,被劇烈的刺痛擊中。
在距離之外,我們渴望另一種人生,更確切地說,是向往的一種生活狀態。隱秘的悲喜是詩的溪流,不舍晝夜地奔涌。“在那里靜靜地燃燒一首詞令”,在逃離塵世的地方,詩意紛至沓來。千年前的愛情故事還在流傳,心底仍隱約閃爍著一絲古典的哀傷與明媚。紅酥手與黃藤酒,終于也抵不過時間的流逝,成為心頭的一抹懷念。“人成各,今非昨”,有人解讀為“不是不愛,是不能再愛。”
看過電影《觸不到的戀人》,維系他們的只是那只古老的郵箱。他們之間橫亙著兩年的時間之隔。彼此感知卻始終無法相遇。一份遙遠的慰藉,如何抵達思念的夜晚?難道說,愛情注定了它的遙遠和奔波。當她來臨,他已離開。她手中的那杯酒,仍要獨自啜飲,然后靠著記憶走完余生。
那只黑色小蝶終于抵不過“雨水太盛”,變成了“荷葉上一滴郁郁的雨”。雨水是怎樣不知情地沖刷她的羽翅,她曾經想飛過千山萬水,飛到那人的肩頭,肆意地舞蹈或流淚。但是,路太長了,太遠了。她累了。她不再想飛,只想停留,哪怕停留在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沒有人介意她的沉默與憂傷,沒有人在乎她的存在與內心。只有沉沒于俗世,她才真正擁有自己。
“我孤坐如瓶/等待一個有雨的節令。”或許,一起等待過的。不是錯過了節令,就是錯過了雨。有時想,縱橫交錯的路口,誰會逢上誰?星羅棋布的世界,誰不是向著孤獨而生?
“在風的那端/成了你我無法跨越的墳地/后來這里漸漸長滿了青草/以及可以留住風的竹林/每一陣風吹來都成了一首挽歌”。青草和竹林,可以留住風嗎?風,總是要走的。它只是短暫羈留。你說,每陣風吹來都成了一首挽歌。你想起什么,一個漸漸遠去的背影,一樽淡了味道的酒,一雙疲憊擋不住風霜的眼睛。所以,你害怕。你決意用記憶去溫暖,鍛造一個有月的黃昏,一朵最初的靜靜的云朵,可以“暖回那個依然布著雨的風的那端”。
寫詩的人,披星戴月,總在奔赴的途中。桃花島,可以隱沒。但他無法離開自己的軌道。桃花島還在,風的那端也還在。只是漸漸黯淡了夢想,不能輕裝上陣風馳電掣地行走。
“我的心忽然又活了,總在見到你的那一刻。原來我也有過這樣的悸動,只是在習慣自我保護后忘了……”喜歡那首歌,《我們的紀念日》。
2008. 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