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鑒賞
作者: 宋生貴
柯藍
我不知道你還等待什么?在這最美好的季節(jié),在這最美好的時刻,我不懂為什么沒有聽見你的歌聲。
你應(yīng)該歌唱。
不要在無謂的等待中,來無謂地消磨自己。還不夠充實的,到實踐中去尋找。還不夠成熟的,也只有在不斷的探索中使它成長。可這決不是無謂的等待。
柯藍的《等待》為書信式,是他的“一束短信”中的第十六封。詩人在“短信”之首寫道:“我們現(xiàn)在還不相識,那就把我們心里的話寫在這短短的信里……”那么,《等待》是寫予誰的?寫給朋友——那“應(yīng)該歌唱”而尚未歌唱的朋友!文中的“你”是具有寬乏的意味的。
詩作寫于五十年代,當(dāng)時,年輕的柯藍目睹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和人民生活的歡愉幸福,精神振奮,熱情高漲,情不自禁地傳達著自己“真誠的心聲”。同時,他還熱切地期盼,“在這最美好的季節(jié),在這最美好的時刻”,有更多的人都來歌唱,都來投身于這美好的事業(yè),形成對祖國、對人民、對黨“最真摯的忠誠的愛的呼應(yīng)”(《早霞短笛》后記)。而不應(yīng)該猶疑,不應(yīng)該等待,“不要在無謂的等待中,來無謂地消磨自己”。這是詩人對朋友(包括并不相識的朋友)的親切告誡和誠摯勸勉,是“心里的話”,字里行間洋溢著興奮的召喚和向上的激情,有著強烈的時代氣息。當(dāng)然,這也坦露出詩人在那特定時代中的心境——詩人在召喚“朋友”的同時,也在自我策勵。
《等待》寫得很明快,但讀來又絲毫不覺得平直。其妙處主要在于意象間的跳躍,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空白之美。詩作雖以書信式寫,但沒有鋪陳性敘述和交代,而是讓不可抑遏的激情在跳躍的意象中流瀉。可以說,若將其中的句子分行排列,便是一首格調(diào)高昂的自由體詩。如,第一段寫出“我不知道你還等待什么?在這最美好的季節(jié),在這最美好的時刻,我不懂為什么沒有聽見你的歌聲”之后,緊接著以短句“你應(yīng)該歌唱”,獨立成段,就是一種濃縮后的意象跳躍。前者表達對現(xiàn)象的直感,而后者則躍進到詩人的感召,中間留出較大的空白。這樣,需要讀者停頓下來,去思索意象間的關(guān)系,并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作出補充。于此同時,讀者也便在積極“參與”中獲得感應(yīng)溝通的精神激勵和審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