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鑒賞
作者: 韓宗敏
郭風
從廣闊的草原上面,我們看到白色的百合花,素馨的百合花。從廣闊的天空上面,我們看到星星開放的,黃色的百合花。
而從廣闊的海,莫測的海上面,迎著歡呼的太陽,和狂熱地舞蹈的海水,我們看到燦亮的百合花,發亮的百合花。
閃灼的,歡躍的,你細細地觀察吧,那是一瞬即逝,一瞬開放萬千朵,大膽地死亡,有著強烈的活力的花朵,海中的曇!
水和太陽所孕育的百合花,開在海的胸膛上面的,多么富旺的花族。呵,我要駕一葉貝殼的輕舟,滿載著我那自由的渴念,對于海的戀慕,和海濱少年的藍色的夢想,到海中去采摘海的百合花,水和太陽的百合花。
1942年9月
郭風生于莆田,長于海濱,對大海有著特殊的感情。那無涯無際的大海,不僅給他帶來過無窮的樂趣,也陶冶了他的心靈和胸襟,他的對于美好理想的追求,也有著大海的啟迪?!栋俸匣ā氛亲髡咄ㄟ^對海的贊美,來表達對海的賜予的濃烈的感激之情。
為了贊美大海,贊美“開在海的胸膛上面的”“水和太陽所孕育的百合花”,作品在開頭卻著筆于“廣闊的草原上面”那“素馨的百合花”,與“廣闊的天空上面”的“黃色的百合花”。這不僅是技法上的欲近卻遠,更主要的則是把贊美的主角置于一個更加遼闊、更加宏麗的背景中,表示他對海的深情已擴展到萬里河山,乃至大自然,從而使得后面所抒“我那自由的渴念”、“藍色的夢想”的情懷,顯得更加自然,亦更加真摯。
作品對海的描繪,特別是對“海的百合花”的描繪,文筆簡潔優美,形象逼真生動。作者運用擬人、設喻、夸張、象征等手法,把大海寫得絢麗多姿,滿孕著極強的生命力。在作者的筆下,太陽是“歡呼”著升騰了,大海是“狂熱地舞蹈”著,極其熱烈、奔放、豪喜;而“燦亮的百合花”,則是“一瞬即逝,一瞬開放”,又敢于“大膽地死亡”,那是“海中的曇”啊!想象奇特瑰麗,比擬極有情韻,設喻貼切,夸張合理。對海,對閃爍不定的波光濤影的形神畢肖的細微描繪,正是表達了作家對海的愛的熱烈和真摯。只有愛得熱烈與真摯,他才能從“對象”身上發現別人所不曾發現,即便發現了也不易形容得出的美。描繪海也就是贊美海。面對著“水和太陽”結晶的“曇”,作者情不自禁地贊美道:多么“強烈的活力的花朵”,“多么富旺的花族”!有著對“自由的渴念,對于海的戀慕”,和有著“藍色的夢想”的“海濱少年”,怎不要“駕一葉貝殼的輕舟”,去“采摘海的百合花”——“花朵”的“強烈的活力”和“花族”的“富旺”,以陶冶自己的心靈和胸襟,接受大海的撫愛和洗禮!抒情至高潮,戛然而止,但卻留下了悠悠的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