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沖突
【4326】現代社會沖突
(〔英〕拉爾夫·達倫多夫著,林榮遠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5.5萬字,2016年4月第1版,48元)
8章:[1]革命和生存機會;[2]公民權利和社會階級;[3]工業社會的政治;[4]極權主義的誘惑;[5]30年光輝的歲月;[6]增長的極限;[7]階級斗爭之后;[8]一種新的社會契約。
拉爾夫·達倫多夫是當代西方著名的社會學家,是西方社會沖突論的主要代表之一。這本書意在研究20世紀工業社會的社會沖突,尤其是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各國的社會沖突。其基本命題:現代的社會沖突是一種應得權利和供給、政治和經濟、公民權利和經濟增長的對抗。圍繞著這幾對矛盾,作者展開了深入的論述,表明自己的見解。書中也介紹和分析了很多西方著名社會學家的各種社會沖突理論,對了解和研究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尤其是社會沖突很有裨益。
工業革命首先是一場供給革命,它最終導致國民財富的巨大增長。
各種革命是歷史又苦又甜的因素。它們的過分的許諾有著高昂的代價,無法得到信守。然而,人總抱有希望,因而可以使人堅信革命的承諾。
喬治·哈克威爾:《辯護詞》(1635年):當我同時喚起更加美好的希望,你卻說,我正在敗壞當今的時代;這也許是可能的,但并非如你所言,是我在敗壞現代精神。
達倫多夫認為:“社會現象本身充滿辯證關系,往往同時呈現出相互矛盾的二重層面,即穩定與變遷、整合與沖突、功能與反功能、價值共享與利益對立,等等。因此,既要從社會均衡角度研究社會現象,又要從社會壓制角度研究社會現象,尤其要加強發展社會壓制模式理論”。其社會沖突論的主要論點是:“沖突是由于權力分配引起的,而不是由于經濟因素引起的,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各種利益集團各司其事,這樣雖時常會有一些小沖突,但卻限制了嚴重沖突的集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