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惠(huì)》姓起源
204 惠(huì)
204 惠(huì)
【尋根溯源】
惠姓出自姬姓。東周王朝時期,第五位君主名姬閬,在位于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2年,逝世后謚號為“惠”,史稱周惠王。周惠王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為惠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今陜西、河南等地活動,并在扶風(今屬陜西)形成郡姓望族。宋代以來,在江蘇吳縣、無錫、蘇州,河南長垣,陜西西安等地均有一定分布。
【名人薈萃】
惠施:戰國時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與莊周為友,是名家代表之一。宋國(今河南商丘市)人。主張“合同異”說,認為一切差別、對立是相對的。莊子稱“惠施多方,其書五車”,著有《惠子》一篇。
惠生:后魏高僧。孝明帝時,奉太后命與敦煌人宋云往西域求典,遂至印度而還,得大乘經典一百七十部,著有《使西域記》。
惠棟:清代經學家。江蘇元和(今江蘇吳縣)人。祖父周惕。他生在經學世家,家學淵厚。隨其父至廣東提督學政任所,父卒歸里,課徒著述,終身不仕。其學沿顧炎武,一生治經以漢儒為宗,以昌明漢學為己任,尤精于漢代《易》學。《清史稿·儒林傳》說:“清二百余年談漢儒之學者,必以東吳惠氏為首。惠氏三世傳經,周惕其創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