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人愛的賈寶玉
人見人愛的賈寶玉
賈寶玉如果生在當代,會有女人愛嗎?一位看上去相當自信的女子在電視上自話自說:賈寶玉這樣的男人生在當代,肯定沒有女人喜歡。第一,沒事業心,不愛學習,總看黃色小說,不想參加高考。誰能愛?第二,此人沒皮沒臉,見著漂亮女人走不動路。誰敢愛?
我不信,別這么說,這是“葡萄酸”的話。你真的不愛?算了吧!你是愛不上。
賈寶玉這樣的男人,應該是一個人見人愛的主兒。不僅在舊時代十分(不是九分)討女人喜歡,在新社會也會是絕大多數女人的追求目標。為什么?賈寶玉至少有兩個優越的條件:一,他生活在吃得好,喝得好,穿得好的大觀園里,有房產,有存款,又是少掌柜,肯定將來是當家的。誰都想著巴結呢!少爺羔子嘛,這是天生的優越感啊,誰也別忌妒。出身決定的。如果賈先生出生在蹬三輪的家庭里,則是另一回事兒了。二,這位少爺長得一副好模樣,而且喜歡婦女,不搞假道學,天生就是喜歡跟女孩兒在一塊扎堆兒。女孩兒還都喜歡他。這大觀園里的男人少嗎?也不少,可誰也沒有賈寶玉這種條件啊。話說回來,就算賈寶玉先生長成《巴黎圣母院》里那個敲鐘人的模樣,也照樣有人愛啊。一些長相英俊的小伙子們可別不服氣兒,你以為你長得酷,你就可以在大觀園里隨便去談情說愛?門兒都沒有。你還別說你是愛情大王,女士們就喜歡你,你如果敢張著膽子試試,你就是調戲婦女,就是耍流氓,還不得把你扭送到派出所去啊。這些小姐丫頭們一個個都眼皮子高著呢。誰都知道賈少爺將來是大觀園里的接班掌柜啊,作為女人,不巴結這樣的,巴結什么樣的呢?你別批判這是嫌貧愛富,這不是什么毛病,你不能批判這些女孩兒道德觀出了問題。就是這么一個社會嘛。包二奶的都是大款兒。你腰里沒有票子,二奶?酸奶你也喝不上。
也別諷刺賈寶玉什么“無能古今第一”,什么“不肖天下無雙”。有錢的人說話橫,出氣粗。今古同理。前邊說過了,賈寶玉身上的兩個優越條件放到什么時候也不過時,賈寶玉這樣的條件,放在什么時候都是響當當。大款啊。想愛誰就愛誰,愛到誰頭上,誰能不高興啊?等于是天上掉下個金疙瘩,摸彩票摸了幾百萬啊。先別說賈少爺有沒有本事,也別說賈先生學習成績怎么樣(哪怕門門考試不及格),人家出生在這么一個家庭里,就是牛皮啊。人啊,從來就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你別覺得你是天才,你腦袋瓜子好使,你還別瞎嚷嚷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就是門門功課考一百分,你也不行,家里沒有給你準備下,你就是研究生博士后畢業了,出了校門也得先受治,你也只能“恨爹不成剛”。如今這工作多難找呀!俗話講,你得先成家立業,得多少錢啊?你得一分一分的掙,一分一分地攢。賈少爺不用,什么都有。凡是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就算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干活,也肯定比你一個窮小子優越。更別說人家老子出資贊助某個名牌大學多少多少,賈寶玉就能混張畢業證,就算人家不想上什么勞什子大學,照樣出錢開個公司,照樣當個董事長。談歌一直私下懷疑,《紅樓夢》至今被一些讀者喜歡,羨慕賈寶玉先生的生活方式,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不必諱言,歷來如此。聽到過香港一個名導演的成功經歷,名字這里不必提了。此公是香港藝術界的才子,吹拉彈唱無所不能,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小時候喜歡唱歌,后來又改拍電影,成了著名導演。香港、臺灣和大陸,多少女子都把他當做崇拜的偶像。其實把背景說了,誰都明白,此導演的父親是香港有名的大亨,有的是錢。存折一籮一籮的,美元一捆一捆的,打著滾兒也花不完。也趕上這孩子爭氣,你說學什么吧,你說你要什么條件吧,有的是錢,來吧。據這位導演講,他前后共花去他父親一個多億。這孩子一咬牙,一刻苦,能不成事嗎?當然了,這位老爺子也夠冒險的,如果這位少爺打著學習的旗號,天天跟家里要錢,出去吃喝嫖賭,這錢就得打了水漂兒。還得給你背一屁股爛賬回來。換個家庭試一試,你爹媽都下崗了,你想學什么?你交得起學費嗎?請個家教你請得起嗎?你還想學彈鋼琴?打住,你還是先學彈棉花吧。
談歌這樣說,是不是思想方法出了問題?或許有人要提意見了,你談歌怎么能這樣看社會呢?不能說有錢就有了一切吧。對了,談歌就是想說這么個意思。談歌沒有考證過是不是有了錢就有了一切,但是談歌知道,沒了錢就沒有了一切。這個社會現在真算是把錢放在第一位了。你別抬杠,有錢可以陽春白雪,沒錢你還以去下里巴人嘛。免談,沒有錢?別說下里巴人不行,下里巴豬也不行!你兜里有十塊錢,你就只能去吃地攤兒,望著高級飯店,你只能過過眼癮。你穿得破,你就甭想進高級賓館。你看哪家賓館的門口不是都寫著: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內。什么叫衣冠不整?就是嫌你穿得破。那小姐少爺帶著哈巴狗都能進去,你就是進不去,你還別抬杠,說哈巴狗還裸體呢。對了,狗就進得去,你就進不去!你要硬闖,一臉兇相的保安就會拎著警棍跑過來吼:“出去!別找不自在!”
這種不平等是與生俱來的,不必隱瞞。千萬別相信什么人是平等的,人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的。這都是鬼話。別相信。窮人和富人永遠不會平等。包括受教育。當下的事實就是多少窮人的孩子上不起大學。改革開放幾十年了,不能不說這教育改革算是失敗了。
現在總說社會上有仇富心態,說白了,仇富心態的深層就是崇富心態。見著有錢的就羨慕,見著錢多的就忌妒,做夢都流著三尺長的涎水。媽的,怎么我們家就沒錢呢?富人們看《紅樓夢》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窮人們看《紅樓夢》是向往其中的生活。不過如此罷了。現在一些作家學者重新研究《紅樓夢》,又搞講座又出書,如果看不透這一層,就是沒有研究到點兒上。
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