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全集《愚人集牛乳喻》譯文賞析
愚人集牛乳喻
【原文】
昔有愚人,將會賓客,欲集牛乳,以俟供設[1]。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搆取[2]牛乳,牛乳漸多,卒[3]無安處。或復酢敗[4],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臨會時,當頓[5]搆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6]母子,各系異處。
卻后一月,爾乃設會,延置賓客,方牽牛來,欲搆取乳,而此牛乳即干無有。時為眾賓或瞋嗔[7]或笑。
愚人亦爾。欲修布施[8],方言待我大有之時,然后頓施[9]。未及聚頃。或為縣官、水火、盜賊之所侵奪;或卒命終,不及時施,彼亦如是。
【注釋】
[1] 以俟供設:以便屆時供應、款待客人。:俟,等待。
[2] 搆(gòu)取:擠取。搆,擠動物乳汁。
[3] 卒:終于。
[4] 酢(cù)敗:指酒、乳汁等飲料變質、發酵。酢,同“醋”。
[5] 當頓:當場,當時。
[6] 牸(zì)牛:母牛。牸,泛指雌性牲畜。
[7] 瞋嗔:發怒、生氣。
[8] 布施:佛教用語,指把恩惠施與他人。
[9] 頓施:一齊把以前的恩惠布施掉。
【譯文】
以前有個很蠢的人,準備在家款待親朋好友,他便想積攢收集一些牛奶,以備招待客人時用。然而他這樣認為:“我現在如果每天把擠出的牛奶儲存起來,那么牛奶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又沒有地方可以存放,或許還會變質腐壞。不如就讓牛奶先在牛肚子里存著,等到宴請賓客時再一起把牛奶擠出來。”他有了這樣的念頭,于是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開喂養。
過了一個月,他準備設宴迎接賓客,此時他才牽出牛來,想要擠牛奶,但此時牛的奶已經干癟得擠不出來牛奶了。當時在場的客人,有的責怪他,有的嘲笑他。
愚蠢的人就是這樣的。想要通過施恩惠于他人的方式來為自己修行,卻又說:等我擁有大筆財富時,然后再一齊布施。可還沒有等到把財富聚集起來,有的便被官吏、水火、盜賊洗劫一空;有的又突然離世,來不及做布施,這就和故事中的那個蠢人的做法一樣了。
【評析】
故事中的這個人,在該擠牛奶的時候不擠奶,等哺乳期過了又要去擠奶,結果一無所獲,最后還又被人恥笑。這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不要坐失時機,當時機把有頭發的腦袋伸出來你沒有去抓時,回頭它便會伸出一個禿頭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把握時機,并充分利用時機。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做了適當的事情,我們才不會后悔,才不會對稍縱即逝的機遇感到惋惜。另外,文中的那個愚人,以為只要現在不擠牛奶,牛奶就會在牛肚子里越積越多,這種想法是何等的荒謬。所以,我們做事之前定要對事物有充分的認識,遵從事物的發展規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對、做好一切事情。
故事征引
吃梨的學問
在一個中秋佳節,老方丈舉行完祭祀大禮后,隨即從供品中挑了兩兜梨,分別發給他的兩個小徒弟。
老方丈對第一個徒弟說:“這些梨還不太熟,你回去放個十天半月的再吃吧。”接著又對另一個徒弟說:“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已經熟透了,不能再放了,你回去就趕緊吃了吧。”
可是第一個徒弟還沒等回去,在半路上就把梨給吃了,結果是生澀難忍。
另一個徒弟卻把已經熟透了的梨放了半個月,當他想起吃時,卻發現梨已經全部爛掉了。
后來老方丈問詢徒弟二人梨的口味時,二人就把各自的情況如實地告訴了老方丈。
老方丈對第一個徒弟說:“看來,有些東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時間也許更好些。”
老方丈又對另一個徒弟說:“看來,有些東西是不能放置的,哪怕有些生澀,也得及時享用,不然的話,后悔晚矣。”
兩個徒弟聽了師父的話,不禁有些感觸。同樣的梨,在老方丈的特意安排下卻得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就是禪的智慧啊。
多一份猶豫,失去一個機會
有一位虔誠的信徒,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次水災。情急之下,他為了逃避災難,就爬到了屋頂上面,想要等到水退了再下去。可是沒想到的是,洪水卻越漲越高,沒有絲毫下降的趨勢。眼看著洪水都要淹到腳下了,周圍有沒有其他人,于是他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來救救我啊!”
過了沒多久,就來了一艘獨木舟,船上的那個人要救信徒,可他卻說:“不!我不要你來救我,我相信佛祖會來救我的,我一定要等他來。”
那人自討沒趣,駕著獨木舟走了。可是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很快漲到他腰部那兒了。信徒害怕極了,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
這時候,又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帶,可是他再次拒絕了,并且說道:“我不喜歡這艘船,你走吧,我要等佛祖來救我。”
那小船只好拋下信徒離開了。沒一會兒,水已經漲到信徒的胸部。信徒還是繼續大聲地向佛祖祈求著。
可是這一次,沒有人來救他了。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的全身已經被洪水淹沒,他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這時候,一位禪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得救的他看到救他的人仍然不是佛祖,馬上露出一副不開心的表情,向禪師埋怨說:“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誠,但是在我遇難之時佛祖卻對我不管不顧,甚至在我有性命之憂時他還是不肯來救我。”
禪師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道:“你真是冤枉了佛祖,佛祖曾經幾次化作船來救你,而你卻嫌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絕被救,看來你與佛祖是真的無緣啊!”信徒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