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吉(jí)》姓起源
190 吉(jí)
190 吉(jí)
【尋根溯源】
吉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姞姓。黃帝裔孫伯儵賜姓姞,封于南燕(今河南延津),其子孫去掉女字旁為吉姓。二是源自姬姓。周宣王卿士尹吉甫,文武全才,其子孫以先祖字“吉”為氏,稱吉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今河南一帶活動。漢唐時期,在馮翊郡(今陜西涇陽、蒲城一帶)形成吉姓望族。唐宋以來,在今陜西西安、洋縣、華縣,河南輝縣、孟津、扶溝、郾城,廣西桂平活動,現廣西、內蒙古、東北均有分布。
【名人薈萃】
吉中孚:唐代大臣。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官至翰林學士、戶部侍郎。
吉夢熊:清代大臣。江蘇省丹陽市導墅鎮人。乾隆十七年(1752)考中進士,并選點為翰林。在朝歷任御史、太仆寺卿等京官,彈劾不避權貴,聲譽滿天下。后升為順天府尹,治績卓著,并兩次出任福建省主考官。由于他為人耿直,學識淵博,被調入直上書房,曾教讀諸皇子達三十余年。在編纂《四庫全書》時,選任為全書總校閱;乾隆四十九年,被邀參與朝廷舉辦的千叟宴。后以通政使告老還鄉。
吉士瑛:清代文士。江蘇丹陽人。字伯英,是吉夢蘭的兒子,與父合稱“父子翰林”。嘉慶七年(1802)中進士,并選拔為翰林。后調任詞林典故協修官,后外調,先后任山東新城、冠縣知事。精工書法,擅長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