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約瑟夫作品分析
【介紹】:
英國著名印象主義*小說家。真名特奧多·約瑟夫·康拉德·科爾澤尼奧夫斯基。生于波蘭的別爾季切夫。父親是一位波蘭貴族,但有愛國思想。1862年因參加波蘭民族獨立運動,被沙皇政府流放到俄羅斯北部的沃洛格達。5歲的康拉德也與父母同去。不久父母在流放地被折磨而死,康拉德被送往母舅家中扶養。1874年康拉德前往法國,在馬賽當上了海員。此后的16年中一直在海上工作,當過水手、二副、大副、船長。1878年到英國。1886年加入英國國籍。1894年離開海上,在倫敦定居,成為專業作家。他是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的。
康拉德共發表13部長篇小說,28篇短篇小說,2卷回憶錄及政論、書信等。有人把他的創作分為三個時期,即到1902年的“深淵中的漫步”時期,到1915年的“空虛的人”時期,到1923年的“回憶與總結”時期。代表作有《水仙號上的黑家伙》(1898)、《黑暗的中心》(1899)、《吉姆老爺》(1900)、《諾斯特羅謨》(1904)、《特務》(1907)、《在西方的眼睛下》(1911)。此外尚有《阿爾邁耶的愚蠢》(1895)、《臺風》、《勝利》(1915)、《陰影線》(1917)、《流浪者》(1923)、《道聽途說故事集》,生前未出版的作品選集《黑暗的心電圖》(1979)含《剛果日記》、《罪惡的本性》、《姐妹》等。他的創作兼用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手法,心理描寫側重于對于人物印象的渲染,文筆細致流暢,有時略帶嘲諷;他多寫海洋題材,頗帶有神秘色彩。H.L.門肯說他是“最偉大的寫過小說的藝術家”。老舍說他是“最偉大的境界與人格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