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冉(rǎn)》姓起源
301 冉(rǎn)
301 冉(rǎn)
【尋根溯源】
冉姓主要來源有兩種。一是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季載,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荊口縣那口城),春秋時滅于鄭,子孫以國為氏,或說聃去耳為冉。二是出自他族。漢時西夷冉族,居于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一帶,其族人以族名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有此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活動。之后,在山東形成冉氏的重要聚集地。漢唐之間,在武陵郡即今湖南常德一帶形成郡姓望族。當今在四川江津、巫山、宣漢、黛溪、酉陽等地都有一定分布。
【名人薈萃】
冉求: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有治政之術,列政事科,曾為季氏宰。
冉耕: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以德行稱,后得惡疾而亡。
冉雍: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出身貧寒,有德行。孔子以為可任諸侯治民之官,后曾為季氏宰。
冉閔:冉瞻子,十六國時冉魏建立者。“幼果銳,善謀策,勇力絕人。”穆帝永和五年,季龍死,他利用石氏內亂,奪取后趙政權,建立魏國,史稱冉魏。三年后,為前燕所敗,被俘而死。
冉實:唐代官吏。夔州云安(今重慶云陽)人弱冠登進士第,累遷并府參軍。中八科舉,授綿州司戶,轉揚府倉曹。又舉四科,除益州導江令。所任有能名,官至河州刺史。其子冉祖雍亦出身進士,官至刑部侍郎,后因倡飲省中,被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