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交易的“孩兒們”——讀《高頻交易員》
資本市場就是操縱。國際大銀行長期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匯率,操縱外匯兌換價格,操縱黃金價格。2014年4月,麥克·劉易斯(Michael Lewis)又出版新書,指稱整個股票市場交易被操縱,書名直譯為《閃電交易的孩兒們》(Flash Boys)。“孩兒們”并不是一個典雅的稱呼,《西游記》里面的大妖精下面的小妖精稱作“孩兒們”,劉易斯大致也是這個意思,視閃電交易專業戶為妖精,欺行霸市,擾亂市場。
《高頻交易員》中文版封面
閃電交易的學名是高頻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e),速度快如閃電,毫秒之中便能夠完成交易。高頻交易專業戶借此搶占先機,搶先買賣股票或其他類證券,在各交易場所之間套利。一家企業投資3億美元,專門鋪設了芝加哥與紐約之間的直線電纜,穿山越嶺,過河涉水,走了一條最快的直徑,信息傳輸時間由17毫秒降至13毫秒。在贏得的4毫秒中,商家便可以搶占先機,通過搶先交易賺錢,年成好的時候可以賺得200億美元。所以商家愿意以1400萬美元的年費租用這條纜線。
但高頻交易戶并不滿足于被動使用公開信息,他們還主動出擊,誘“敵”顯形。高頻交易專業戶在多個交易場所同時發出交易指令,如果指令迅速得到執行,就說明有大戶買進或賣出證券。指令得到執行或不執行,都可以顯示市場走向,高頻交易方可以窺測機構交易方的動向,搶先交易,利用差價套利。這樣一來,投資者買賣大量股票的優勢盡失。高頻交易是電子交易,美妙之處是交易競爭激烈后降低了手續費,但投資者還是無法勝出。如果投資者出售10000股股票,前1000股有可能因閃電交易而降低成本,但后9000股卻會成為閃電交易專業戶圍追堵截的目標。
高頻交易專業戶不僅誘“敵”顯形,而且還誘“敵”深入。大券商有自己的證券交易場所暗池(dark pool)。暗池是非公開的小型證券交易所,大券商在這里為自己的客戶暗中撮合大宗交易,避免公開市場買賣證券所造成的價格變動,避免有人趁機抬價或殺價。為了給自己的暗池吸引資金,許多銀行引進了高頻交易專業戶。暗池交易中引入高頻交易專業戶,就如同羊群中引入了豺狼。有些閃電交易專業戶交易5年,沒有一天賠錢,讓很多人產生了懷疑。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常勝將軍也有失手的時候,證券交易也是如此,5年不失手,肯定有造假行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茲(Joseph Stiglitz)教授稱,閃電交易的實質問題是,閃電交易專業戶有搶先交易。搶先交易類似我們這里的老鼠倉:老鼠倉是指經紀人或資產管理人搶在客戶之前拋售自己的相同股票,犧牲客戶利益以牟取利潤。
高頻交易與暗池結伴而行,火借風勢,風助火威,沒有雄厚的實力,是辦不了暗池的。在高頻交易這輪競爭中,國際大券商摩根士丹利獨領風騷,風頭蓋過高盛。摩根士丹利專門開發了名叫“速道”(Speedway)的設施,強化自己在高頻交易方面的優勢。摩根士丹利每年有5億美元的收入。但高盛對高頻交易就頗有微詞,劉易斯寫書的過程中,高盛予以了合作,所以劉易斯在書中厚此薄彼,把高盛塑造成正面形象。摩根士丹利的一位高管氣不過,提了一個反義文句:“難道就不可能是因為我們強過高盛嗎?”
高盛也可能是要做戰略轉移。業內有傳言,高盛在考慮關閉自己的暗池交易場所。資本市場濁浪滔天,暗礁密布,要想立于不敗之地,非有大智慧不可。華爾街的智叟們有經驗之談,要想永立不敗之地,必須做到三點:或智勇過人,或瞞天過海,或敢為人先。始作俑者可以是敢為人先,急流勇退也是敢為人先。在資本市場這個地方,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沖鋒在前,退卻也在前。而沖鋒在前難,退卻在前也難,必須當機立斷,必要時還必須壯士斷臂。
批評資本市場的論作很多,但能夠一劍封喉的少而又少。《高頻交易員》做不到一劍封喉,但在業內外把對高頻交易的大批判引向深入,實屬難能可貴。劉易斯并非等閑之輩,在證券公司買過債券,后靠寫作為生,其代表作為:《大空頭》(Big Short)、《說謊者的撲克牌》(Liar’s Poker)以及《金錢文化》(The Money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