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甘(gān)》姓起源
245 甘(gān)
245 甘(gān)
【尋根溯源】
甘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夏代古甘國。商王武丁有一賢臣甘盤,甘盤來自于甘國,甘盤之后以甘為姓。二是春秋時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封邑于甘(今河南洛陽南),又稱甘昭公,其后裔以邑為氏,稱甘姓。
【變遷分布】
最早在今陜西、河南活動。漢代以前,已經遷移到山東、安徽等地。漢唐之間,已經北遷河北、西至甘肅,南至江蘇、四川等地,并在渤海郡(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彎一帶)形成甘氏望族。宋代以后,在河南、安徽、江蘇、江西等地有一定分布。當今在四川、湖南、福建、江西、廣西、湖北等南方地區分布較多。
【名人薈萃】
甘德:戰國時天文學家。戰國時楚國人(一說是齊國人)。我國著名天文學家。經過長期的天象觀測,甘德與石申各自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后人把這兩部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甘羅:戰國時秦國大臣。楚國下蔡(今安徽省鳳臺)人。戰國時期著名小神童,出身于當時秦國的名門,是秦武王左相甘茂的孫子,年12歲事秦相呂不韋從政,做事胸有成竹,善于言辯,為秦國使于趙國,趙王不但躬親郊迎,而且在甘羅的伶牙俐齒之下,心甘情愿地割五城以事秦。甘羅回到秦國之后,就被高拜為上卿。
甘鳳池:清代著名武術家。江蘇省江寧人。先后拜黃百家、一念和尚為師,精內外家拳,善導引之術。江湖人稱江南大俠,著有《花拳總講法》。甘鳳池是位名震四方的江湖大俠,一生行俠仗義、行醫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