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龍(lóng)》姓起源
256 龍(lóng)
256 龍(lóng)
【尋根溯源】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主要有四種來源。一是源自董姓。黃帝、顓頊之后有陸終,陸終之后有廖叔安,他的兒子為帝舜豢養龍,被封于董而號豢龍氏。董為夏商時的古國,其地在今山西聞喜縣。其后代就以龍為姓。二是源自劉姓。帝堯之后有劉累,為夏代孔甲帝養龍,號稱御龍氏,他的后代中也有以龍為氏者。三是黃帝臣有龍行,舜帝臣龍任納言之職,他們的子孫中均有以龍為氏者。四是他族以龍為氏者。
【變遷分布】
龍姓的來源極其復雜,起源的時間較早,分布的范圍比較寬廣,所以一開始均為散點式分布。漢唐時期,在武陵郡(湖南溆浦縣)、天水郡(今甘肅通渭)、武陽郡(今河北大名東北)、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武昌郡(今湖北武昌)形成龍氏望族,其分布涉及今湖南、湖北、貴州、甘肅、河北、山西等地。宋代時期,龍氏密集分布于四川、江西、安徽、河南、浙江等地。明代時期,以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分布最為集中。當今以湖南、四川分布最為密集。
【名人薈萃】
龍且: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楚國大將,西楚霸王項羽帳前第一猛將,少時隨項梁項羽起兵反秦,與項羽情若兄弟,后每戰皆親身奮勇殺敵,深得霸王項羽信任,任西楚國大司馬,統帥楚國精銳騎士,后在齊國由于輕敵誤中韓信水淹之計導致大軍潰敗,雖率親兵奮力而戰然大勢已去,最后力戰而死。
龍鐲:宋代官吏。乾德年間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當地百姓繪《來鶴圖》頌其德。
龍起雷:明代大臣。他是貴州侗族中的第一位進士。歷官江西清江縣知縣、燕京苑平知縣、南京大理寺(明朝中央審判機關)少卿等。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曾彈劾首輔(內閣大臣)趙志皋等人,因得罪當權派被廢除大理寺卿官職。從此還鄉,“淡泊自安,無所請屬。”他與龍起春、龍起淵等文行并有聲,時稱“三龍”。《黔詩紀略》錄其詩二首。
龍啟瑞:清代官員。道光年間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江西學政、江西布政使,著有《小學高注補正》、《經德堂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