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賞析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
【點睛之筆】
對于皇帝的后妃,流傳最廣的一句話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其實這只是一種泛泛之談,皇帝后妃的編制歷朝歷代雖大略相近,然而在名目和數量上卻有不同。
【經典解讀】
在北京故宮,中軸線的后半段,依次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被稱為“后三宮”;后三宮的兩邊分別是東、西六院,因此許多人就會認為這就是“三宮”、“六院”。
事實上,這“后三宮”中,乾清宮是皇帝的住所,交泰殿是妃嬪朝拜皇后的地方,只有坤寧宮在明代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改建后,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由此可見,這和所謂的“三宮”是毫無關系的。其實“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是一種很籠統的說法,并不是一個確切的數字。據《禮·昏儀》中記載,周代后妃制中說:“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這可能就是這種說法的源頭。從中可以看出早在諸侯時期,國君的妻妾數量就非常多了。漢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晉參照漢魏制度,在皇后之下設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又設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還有美人、才人等,其地位在九嬪之下。
到了清朝,皇帝后妃分為八個等級,對于每個等級的人數都是有規定的。皇后為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兩人,妃四人,嬪六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在清朝的十位皇帝中,后妃最多的要屬康熙皇帝,共有55位;最少的則是光緒皇帝,只有三位,即隆裕皇后和珍妃、瑾妃。所以,所謂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只不過是一個籠統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