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尚(shàng)》姓起源
319 尚(shàng)
319 尚(shàng)
【尋根溯源】
尚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以祖名為氏。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輔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齊,是為齊太公。太公在周朝為太師,故又稱太師尚父,簡稱為師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孫便以他名字為姓,稱為尚姓。二是北魏時有鮮卑族漢化為尚氏。
【變遷分布】
早期在今山東一帶活動。漢唐之間,在山西、陜西、河北等地發展,并以京兆郡(今陜西西安)、上黨郡(今屬山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為郡望,形成尚氏名門望族。宋代以來,發展于天津、河南、河北、遼寧等北方地區。當今在河北、河南有較多分布。
【名人薈萃】
尚讓:唐末黃巢起義軍將領。初從王仙芝起義,王仙芝死后,歸黃巢。大齊政權建立后,任太尉中書令。隨黃巢四處征戰,為黃巢的重要將領。黃巢死后,降唐。
尚道長:宋代官吏、學者。相州安陽(今屬河南省)人,以父蔭入官,因屢與上峰爭辯曲直,故抑壓不進。博古多聞,尤嗜《資治通鑒》,亦工詩。有《家集》、《和陶詩》。
尚野:元代大臣、學者。保定(今屬河北省)人,累官至集賢侍講學士兼國子祭酒。為官廉正有為,決獄無留滯。文詞典雅,博聞強記,從學者甚眾。
尚可喜:清初藩王。遼東(今遼寧省海城)人,原為明廣鹿島副將,降后金后,受封智順王,隸漢軍鑲藍旗。順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軍征討南明政權。后告老返鄉,因其子尚之信響應吳三桂叛亂,他受驚嚇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