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生態家園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彩云之南生態家園

彩云之南生態家園

美麗的七彩紅土高原,是云南各族人民和諧相處的共同家園。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云南最大的特色和優勢。云嶺大地,山巒疊翠,草木蔥蘢,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傳統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千奇百態的自然資源,天人合一的綠色家園,是云南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優良環境。

一、三江并流五彩天

2003年7月1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江并流”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江并流地區有高聳入云的冰峰雪嶺和深邃蜿蜒的河谷,山花似海爭相吐艷,萬紫千紅層林盡染,冬海松濤冰閣瑤峰,是一個五彩繽紛的誘人世界。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江夾住土地形成了山高、谷深、水急的“三江并流”壯麗景觀。詩曰:

三江并流入云端,金沙瀾滄怒江觀。

冰峰雪嶺河谷蜒,山花吐艷萬紫千。

藥材寶庫眾人選,植物王國天然園。

珍金絲猴歡快喚,五彩繽紛誘人天。

二、“三江并流”的民俗風情

“三江并流”地區居住著漢、藏、傈僳、納西、怒、獨龍、白、彝、普米等14個少數民族,在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各民族與自然和諧相處,創造了燦爛多彩、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與三江自然的結合,形成了三江旅游文化的特色。現將三江民族風情用詩化語言表達如下。

神奇美麗生態歡,民族文化燦爛篇。

長袖寬腰哈達禮,青諽糌粑油茶餐。

象形文字東巴卷,古樂壁畫文化觀。

互縷脖子同心暖,赤腳上陣刀桿弦。

路不拾遺親善喚,獨龍剽牛習俗傳。

殷勤禮讓傳統美,請客進門普米緣。

琵琶口弦情意滿,男俊女貌怒人間。

民風民俗真美善,和諧融合眼界寬。

三、梅里雪山風光

梅里雪山位于迪慶州境內,卡瓦格博峰被藏民奉為神山,每年秋季朝圣者絡繹不絕。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各顯其姿。高原的壯麗景色,展現潔白雄偉的雪山,碧藍柔美的湖泊,莽莽蒼蒼的林海,冰川連綿似長龍,夏季出現“雨崩神瀑”的千米瀑布。峰下的取登貢寺為朝拜神山的香客之地。詩曰:

凌空高聳壯觀峰,千姿百態神奇春。

卡瓦格博神峰下,絡繹不絕朝圣人。

莽蒼林海風波靜,潔白雄偉風雨聲。

冰川連綿銀鱗景,碧繡湖泊萬方寧。

四、梅里雪山藏人轉山節

梅里雪山是藏民最圣潔的神山之一。藏族對大自然賦予的生命,特別愛護和崇敬。每逢轉山節,藏族朝圣者匯聚神山,成群結隊,扶老攜幼,圍著神山三步一叩頭,赤誠地圍著神山轉經。詩曰:

朝拜轉經半月行,佛性有緣心神靈。

梅里雪山圣潔地,卡瓦格博萬象呈。

朝覲神山蒼生愿,磕頭祈禱無限情。

腿腫腳泡增毅力,吉祥神地獻赤誠。

五、玉龍雪山生態園

玉龍雪山完好地保存著現代冰川和古冰川遺址,是一座天然冰川博物館。它位于麗江城西15公里處,是世界著名的雪山,山上終年積雪,有13座雪峰,山下四季如春,全山具備亞熱帶、溫帶、寒帶的完整自然景觀。冰雪、森林、草甸、牧場俱全,享有“植物王國”“天然花園”“藥材寶庫”等美稱。距麗江20公里,有玉龍山滑雪場,高爾夫雪山球場;雪山東北峰下,有高山牧場,風景秀美。詩曰:

銀色玉龍喜氣騰,冰魄雪魂壯觀生。

高山冰雪山河秀,湖泊草甸一片晴。

杜鵑叢林彩色艷,天地和諧分外明。

雪山球場亞洲冠,冬季氣象萬里晴。

六、哈巴雪山銀光閃

哈巴雪山位于香格里拉縣東南部120公里的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內,與玉龍雪山隔虎跳峽相望。主峰海拔5396米,四座小峰環立周圍,遠望雪山好似一頂閃耀著銀光的皇冠寶鼎。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風光壯麗,高山冰湖眾多,在3500米海拔區內,有黑海、圓海、黃海、雙海等冰湖,景觀甚佳。國家級保護動物有滇金絲猴、野驢、雪豹、原麝、馬麝等。詩曰:

穿虎跳峽哈巴行,皇冠寶鼎閃銀光。

高山冰湖豪壯賞,黑海圓海佳景芳。

滇金絲猴棲息地,雪豹原麝故園鄉。

壯麗風光齊聲唱,雪山攀登意氣揚。

七、滇金絲猴

位于三江并流腹地的維西縣塔城薩馬閣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70萬平方公里,是野生動物的良好棲息地。這里林海莽莽、樹種繁多、食物豐富,當地傈僳族與滇金絲猴和睦友好相處,現存有800余只滇金絲猴,是國家珍貴的動物種群。詩曰:

林海莽莽遮天連,精靈金猴安樂園。

綠色家園森林茂,桃源仙境靈氣緣。

枝頭飛旋棲息地,野生動物歡樂天。

三江并流腹地覽,山林密枝綿綿延。

八、麗江老君山攬景

老君山由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形成馬蹄形豐環狀的嶺脊。山上有茫茫的原始森林,有高山湖泊九十九潭,有艷麗的高山杜鵑花,有火山熔巖形成的石海石河,有峽谷瀑布群。高山湖泊,景觀各異,湖畔間杜鵑花叢,山林擁翠,湖水碧藍,景色萬千。飛瀑、巨石、翠杉、碧湖相輝映,美不勝收。從山腳沿峽谷溪流登山,一叢叢杜鵑花、報春花、龍膽花、黃連花等點綴其間,七彩繽紛。林海莽莽、湖水澄碧,山花爛漫,構成一幅綺麗迷人的生態風光畫卷。詩曰:

高山湖泊九九潭,碧波林翠白云閑。

峽谷瀑布疊水漫,細瀑飛濺山水緣。

杜鵑林叢黃紅艷,五彩繽紛瑰麗天。

石海石河巖石旋,和諧自然天人歡。

九、麗江束河古鎮

樸素清幽的龍泉寺和依山就水的束河,位于麗江市南北向幾公里處。自明代開始,木氏土司苦心經營,興辦制革業,代代相傳;馬幫貿易的發展,多元文化的融合,洞經古樂和象形文字的興起,東巴文化的傳承,古鎮終成了“世界文化遺產”之寶地。改革開放后,古鎮又正在重放光彩。詩曰:

龍潭靈氣河溪聲,泉水清澈古樸寧。

洞經古樂舞蹈慶,寺廟壁畫千秋名。

茶馬古道美好憶,走南闖北萬里行。

五花石板如畫境,光彩奪目春滿庭。

十、雪山玉湖風光

雪山玉湖村是著名麗江雪山十二景之一。玉湖湖畔草場萬頃,春夏草勢茂盛,野花閃爍。納西王木氏土司在玉湖湖畔建有避暑夏宮及玉龍書院、養鹿場。1926年美籍奧地利學者洛克曾在玉湖村居住27年之久,原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探險隊總部就設在此。今日建有“洛克舊居紀念館”。詩曰:

玉湖湖畔避暑宮,草場萬頃花草擁。

清泉明目百姓寵,求神賜子信者恭。

洛克故居風雅頌,繼承探險瞻仰隆。

湖色瀑布天泉涌,雪山山麓氣如虹。

十一、麗江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彩,它包括云南茶文化、古鎮保護、文化遺產、文化生態等,又包括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的交匯,滇藏巴蜀文化與南越文化的碰撞,民族、文化、宗教的融合等。

歷史古道以棉花、銅器、硫磺、茶葉等生活物資為主,今日茶馬古道,把三江并流旅游景點串聯在一起,更可包涵西雙版納、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的民風民俗和瑰麗景觀。詩曰:

茶馬古道內涵豐,滇藏巴蜀融合風。

中印溝通風情景,物資交流風雨聲。

馬幫艱辛創奇境,文化遺產揚芳名。

多元文化碰撞勁,瑰麗三江春意萌。

十二、茶馬古道馬幫傳奇

在三江并流崎嶇險峻的山路上,有一批少數民族的馬幫人,冒寒風,頂烈日,走坍塌路,雨水連綿,穿越叢林,翻越雪山,從麗江,路經香格里拉、迪慶、大理、保山、騰沖、緬甸,到達西藏。艱辛的生活,為了眾人的物資需要,在馬幫路上走完人生的一輩子。詩曰:

山路崎嶇險峻奔,陡崖激流不顧身。

氣候惡劣寒風凜,雨水連綿塌路存。

穿越叢林冒險進,翻越雪山神夢魂。

坎坷道路巧使勁,貿易交流牽馬人。

十三、納西古樂彩繽紛

麗江是納西族的文化搖籃,源于唐代的洞經古樂,納西族民間舞蹈,明代的古樸寺廟和精美壁畫,東巴經典、象形文字等都傳承至今。東巴文字有1400多個單字,是世界上保留完整的東巴象形文字。東巴經書、舞譜、祭文等,是納西族的古老文明,納西族木氏土司府已經歷四百余年的風雨,繼承了唐宋遺韻,明清風采。四方街古香古色,改革開放又換新裝。詩曰:

納西舞蹈旋律春,洞經古樂妙入神。

唐宋詞曲傳承勁,演奏盛景歡悅人。

千年韻律鴛鴦錦,華夏文明天籟音。

多元文化飄香地,笛鳴琴聲奏奇聞。

十四、瀘沽湖畔色彩神

瀘沽湖素有“神奇的東方女兒國”之稱。位于云南省寧蒗縣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處,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積50.1平方千米,蓄水量為22.52億立方米。湖水清澈透明,生態環境良好,有17個沙灘,14個湖灣,湖中有5個島,3個半島和1個海提連島,是摩梭人的集居處。湖光山色,波光粼粼,一片翠綠,世界特有的“阿夏”婚姻形態是一大民風特色。這里是旅游觀光的勝地。詩曰:

湖美山秀色彩神,魚米之鄉笑語親。

波光粼粼微風起,五彩世界萬象春。

野鴨嬉游湖水靜,樹木蔥蘢百鳥音。

湖水明凈春水綠,風光瑰麗詩翁吟。

格母女神祭祀日,俊男秀女盛裝新。

阿夏婚姻傳千載,摩梭民風眾歡欣。

十五、摩梭姑娘歌舞歡

摩梭人能歌善舞,舞姿優美,這里記錄下摩梭姑娘們的歌舞歡快情境。詩曰:

走婚情歌歡快聲,吉祥如意摩梭情。

姑娘起舞風姿美,擺手踏腳熱氣升。

放聲歌唱幸福日,蝴蝶展翅笑臉迎。

牽手扭身奔放跳,主客歡快活力生。

十六、香格里拉生態奇景

1933年英國家詹姆斯·希爾頓在《消失的地平線》小說中,描寫了一個安寧和諧的香格里拉“人間天堂”。經過人們的考證,1999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慶州內。這里有雪域神山、茂密森林、瀑布冰湖、綠色草甸、藏佛文化、茶馬古道、藏民風情、綺麗風光。在香格里拉里有一座藍月山谷和一座喇嘛寺。儒、道、佛教相安無事,和諧友愛,人際關系友善、祥和、安寧。生態景觀,多民族和諧共處,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撫育了一批長壽的人們。這里有千年古城“獨克宗”,藏民稱“月光城”,也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藏式民居,雕梁畫棟,堪稱奇跡。詩曰:

香格里拉生態游,夢幻美景精彩留。

瀑布冰湖雄奇有,雪城神山譽全球。

茶馬古道凱歌奏,神秘天堂風光優。

森林茂密綠草秀,藏佛風情水東流。

藍月山谷綺麗誘,月光之城美景瀏。

祥和安寧助長壽,多元宗教樂清幽。

十七、藏寨熱巴舞歡騰

云南維西縣塔城藏族熱巴舞,是古老而豪放的民族舞蹈。熱巴舞產生于公元11世紀,帶有濃郁的藏傳佛教的色彩,一直流傳至今。舞蹈原意是降妖除魔。鼓是熱巴舞的靈魂,男持撥浪鼓,女握長柄鼓,男女所著服飾華麗,表演出色。整套熱巴舞共有24場,從黃昏開始,到次日日出結束,舞蹈奔放,鼓聲齊鳴,唱跳結合,似萬馬奔騰,震天動地。近年來,熱巴舞已走出山寨,面向全國,頗受觀眾歡迎。詩曰:

鼓點緩起藏寨昌,萬馬奔騰神圣鄉。

華麗女子豪氣爽,長柄鼓敲舞姿芳。

俊男跳躍撥浪鼓,節奏整齊韻律強。

曲調徐緩樂聲響,鼓聲齊鳴喜欲狂。

舞蹈奔放心情暢,騰越飛旋藍天祥。

服飾華美俊男壯,頭束發辮珠寶裝。

絢麗多彩女媲美,百褶長裙頭華妝。

一場表演黃昏起,跳到次日太陽光。

十八、擊鼓誦經震山川

東竹寺位于德欽縣白茫雪山半山腰下的書松村旁。過去寺內能容納2000余人趺坐念經的經堂大殿,僧侶人數達700余人和10位活佛。新中國成立后,由州、縣人民政府撥款重建新寺。每年10月,“僧值節”在東竹寺隆重舉行,傳統跳神大法會要進行3天。法會期間,僧侶們擊動法鼓,吹響法號、法螺,念誦各種經文,從清晨直至深夜。屆時,風馬旗桿系上雪白的哈達,教徒們潮水般涌進寺院,向佛們添酥油換凈水,頂禮膜拜,祈禱平安和順。法會舞蹈由三套舞組成,跳兩個小時。詩曰:

跳神法會藏人歡,擊鼓吹角誦經篇。

蒼茫山川教徒誦,頂禮膜拜喜慶宣。

舞蹈莊嚴順民意,金剛佛神天神仙。

人神共歡驅邪惡,迎來寨民福平安。

十九、藏人朝拜圣寺求佛光

塔城是藏傳佛教的興盛地區。達摩祖師洞南側山腰有一座“遠來寺”寺院。遠來寺佛殿中有神態各異的佛像,在搖曳的酥油燈光和紅色經幡的映襯下,顯得肅穆。圣壇的喇嘛們哼著誦經聲,仿佛把人們帶到了一個遠古世界。“轉山”是藏佛僧俗信徒轉經活動的一種形式,包括“繞佛”和“頌經”兩部分內容。頌經即口誦六字真言。藏傳佛教認為,所有生命都可通過修行來改變自己的生命狀態,或是可以輪回到佛的天界,藏傳佛教信徒信奉佛的境界,必須修行。詩曰:

沿崖壁疊佛志昂,遠來佛師圣永昌。

善男信女獻禮佛,合掌祈禱盼吉祥。繞佛頌經求佛境,積累功德心忠良。

極目遠眺覽雪海,虔誠真言求福康。

二十、傣族貝葉文化

傣族的貝葉文化經籍,現保存有3600余部,是傣族文學的瑰寶。以歌謠、情歌、敘事詩的形式傳承至今。今日已出版有《傣族古歌謠》《西雙版納傣族歌謠集成》等。傣族佛寺內繪制有構圖精美的《歡宴圖》《出行圖》《舞樂圖》等。詩曰:

傳情求愛鳳凰雙,勞動生產弦歌聲。

倫理道德社會影,花卉隱語韻律情。

主鞭暴君頌正義,純真愛情歌門庭。

浩如煙海詩歌藝,勤勞勇敢善良生。

佛寺壁畫歡宴景,色澤艷麗繪龍騰。

象腳鼓舞剛柔動,節奏明快萬方寧。

二十一、傣家之水傳文明

傣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江河縱橫,資源豐富。膠、林、稻田、佛塔在綠色原野上閃耀光芒。傣家人愛水敬水的感情已溶化在整個民族文化之中。綠水長流,傣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寨中綠樹成蔭,花果飄香。佛教、佛塔、佛寺到處可見。每年前往西雙版納的海內外游客不斷增長。詩曰:

瀾滄江流傣家春,潑水節日祝福音。

綠色寶石林海抱,生機盎然曙色新。

佛在心中永恒禮,竹樓林寨自有真。

貝葉文化源遠唱,天人合一翠竹林。

二十二、傣族娜允古鎮

云南省傣族有一百余萬人口,主要居住在西雙版納州。在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城內有一個娜允古鎮,還保存著700多年前的宣撫司署,這是云南清代土司的衙署,兩個佛寺古建筑群占地一萬多平方米。這里保存著傣族古城風貌。娜允古鎮位于南壘河畔,城堡內由上城、中城、下城和芒方崗、芒方冒兩個寨子組成。公元1289年,傣族土司在孟連建城。上城佛寺,以前是土司專用佛寺,如今已成為傣族佛教徒燒香拜佛之地。中城中有佛寺一座,以前是傣族官員們的專用佛寺,如今已開放。下城議事廳具有傣族建筑風格,今日是縣民族博物館所在地。

娜允古鎮,雄偉、華麗、光彩奪目,大殿壁畫記載著傣族的歷史傳說。古鎮獨具傣族民風俗和宗教活動特色。詩曰:

傣家風貌娜允城,寬敞庭院別有天。

碧綠叢林圍城堡,宮廷歌舞佛寺連。

上中下城雙寨子,金色王宮傣人歡。

昔日土司議事處,今日民族博物園。

二十三、基諾茶園歡樂天

基諾山的基諾村是基諾民族從事茶園的千年基地。基諾山地處勐臘茶馬古道的要沖,自古以來是普洱通往六大茶山的必經之地。詩曰:

普洱名茶古今傳,茶馬古道三百年。

熱帶雨林暖風會,山巒起伏白云邊。

陽光雨露肥沃土,茶樹遍山露華鮮。

基諾民族自豪走,古茶文化山水緣。

二十四、基諾山巴卡寨民風

景洪市基諾族鄉的巴卡寨,全寨260余人,位于熱帶雨林中。這里民風頗具特色,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態大山耕作方法,他們的送葬民俗特別,死者要等到第二天才能送葬,每隔一個時辰要向天空打一次火槍,以驅魔防鬼,全寨人都要參加葬禮。詩曰:

傳統現代交織豐,欄式木樓鳳竹青。

竹木結構織機響,經線穿梭彩布生。

十三塊地輪耕種,天人合一和諧風。

新郎結婚舅父會,毛巾臉盆煙酒誠。

驅魔防鬼火槍放,全寨葬禮送神靈。

保護傳承民俗奇,生態文化春滿庭。

二十五、洶涌波濤飛怒江

奔騰怒江江水急湍,峽谷深幽,舟不可渡,怒江兩岸的怒族、獨龍族、傈僳族、藏族、普米族的勇敢人們,祖祖輩輩都依靠竹篾藤繩和溜板往返于大江兩岸。他們不畏艱難,勇于生活,不靠橋梁和渡船,世世代代生活在怒江這片土地上。怒族人說:“不會過溜的人,算不得漢子。”昔日的過江溜索成為他們重要的生存技能,走的就是“飛越天塹的奔騰之路”。今日,一批江橋飛架在怒江兩岸上,藤繩溜板的時代已經過去。詩曰:

江山激蕩怒吼音,舟不可渡溜索神。

竹篾藤繩橫江渡,窄橋亙空一索穿。

驚險奇觀懸跨奮,兩岸連接通途新。

馬幫運貨必經道,平溜陡溜勇士臨。

峭壁跨江篾橋走,騰云駕霧傳奇聞。

今日大橋橫穿跨,各族老少笑語吟。

二十六、火龍世界浪漫情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傳統節日,各少族民族也喜愛這個節日。歌舞世界,迷人歌聲,隨風飄揚,99條火龍浪漫狂歡,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各民族融合交流,火成了各族人民友誼的橋梁。詩曰:

歌舞世界火龍來,狂歡浪漫眾開懷。

搏雞斗牛摔跤賽,拔河賽馬爬桿踩。

彈奏月琴旋律妙,盡情祝酒笑口開。

濃郁風情奇美景,民族色彩大歡臺。

二十七、大刀火把彩旗揚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在云南祿豐高峰倉底村都要舉行彝族火把節。火把大刀會,歷時4天,熱烈隆重,十面彩旗的大刀隊浩浩蕩蕩穿過村寨。由畢摩帶隊,火把上展現出金光四射、火花飛濺。人們祈求五谷豐登、牛羊興旺、煙草豐收、火驅鬼疫。最后一天,活動達到高潮,山下鑼鼓震天,鐵炮轟響,長號吹奏。人畫花臉,持棍棒,分成三隊人馬,在三聲炮響的指揮下,沖向山頭,大戰兩個時辰,才漸平息,目標搶得“孟獲”,祭祀活動結束。詩曰:

金光四射眾人歡,火光飛濺白云邊。

鑼鼓齊鳴棍棒練,十面彩旗宇宙寬。

大刀舞蹈套路變,場面熱烈族人喧。

鐵炮轟響彩旗展,長號吹奏彝家天。

戰場“廝殺”仿古演,三隊人馬沖向山。

佳節歡快蒼生愿,久盛不衰古今傳。

二十八、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從元初建城以來有700余年歷史,于1997年12月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于海拔2400米的高原地帶,背靠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之下,四季氣侯宜人,年平均氣溫在12.6℃左右。城內居民為以納西族為主的多民族社會結構。古道、小橋、流水、人家形成麗江古城四大特色元素。山城風貌,水鄉韻味是麗江古城之特色。住家門前有小溪,后有水港的景色常可見到。納西人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和諧的精神境界。融儒、釋、道教文化與納西文化于一體,追求淳厚民風民俗。納西族的圖畫象形文字被傳承至今,這是東巴文化。納西古樂是多元文化相融匯的藝術結晶。洞經音樂從中原道教傳來,與本土音樂融為一體,現在“大研古樂隊”已走向世界。麗江壁畫特色是多宗教的融合并存。詩曰:

靈山秀水和諧昌,奇峰深谷林海鄉。

杜鵑花叢滿山錦,滇金絲猴稀世珍。

依山傍水民居巧,小橋流水四方神。

山水一體風貌特,水溪石塊潔凈新。

天人合一自然境,和睦怡情淳厚民。

象形文字畫傳意,納西古樂優雅琴。

麗江壁畫相融喜,藝術瑰寶多元音。

二十九、大理古城

大理建城已有1200年歷史,東臨洱海,西倚蒼山。洱海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游入南詔風情島,風光旖旎,海天一色,風月無邊。沙壹母群雕、海景別墅、觀音廣場、南詔避暑行宮、文化藝術廣場等形成風情特色。蒼山共有十九峰,海拔3500~4200米,峰間形成十八溪奔瀉洱海。大理以“風花雪月”四大奇景聞名天下。解釋為:“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下關是一個山口,常年刮風不止,風力罕見;冬春時節,山茶花馨蘭爭芳斗艷;蒼山如屏,山頂常年積雪;洱海如鏡,碧波萬頃,白帆點點。改革開放形成一條“洋人街”,名茶、珠寶、古董、扎染、畫廊等鋪面林立,琳瑯滿目。詩曰:

下關山口風源延,山茶馨蘭爭斗艷。

蒼山雪景奇美觀,中秋月夜金月映。

洱海如鏡碧波瀾,劃舟海中歡歌喚。水光萬頃白云閑,山色四時詩畫卷。

三十、獨克宗古城

獨克宗古城有1300年歷史。“獨克宗”藏語意為白色石頭城。它按照佛經中的香巴拉理想國建造。月光城與日光城構成石頭城,其意是“日月同輝”,古城有著濃郁的藏域風情。古城后山有純銅鍍金的經筒一座,筒壁上端刻著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下端刻有佛家八寶圖。筒重16噸,堪稱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轉經是藏傳佛教的一個重要儀軌。信眾默默念佛轉滿三周,就可消災祈福。晚上古城四方街廣場人們歡跳鍋莊舞。新城便是香格里拉縣。詩曰:

日月同輝萬方寧,香巴拉國石頭城。

藏傳佛教轉經圣,轉滿三周祈福生。

四大菩薩齊尊敬,信眾念經佛歌聲。

草原山峰生態景,峽谷廟宇淳樸丁。

三十一、建水古城

建水為一座文化古城,已有1170年歷史。明初建臨安府學,萬歷年間建建水州儒學,清代建四個書院。儒學經院、宗教寺院遍及古城。建水文廟為全國第二大孔廟,仿曲阜孔廟風格而建,占地114畝。正門的22扇屏門雕刻有百幅飛禽走獸的圖案。孔子圣像前有《六龍棒圣圖》。崇圣祠殿前有石欄板望柱(欄板24塊,望柱26棵),石欄板上刻有西湖24景名勝圖。朝陽樓為建水城的東城門樓。雙龍橋,位城西3公里處的瀘江河上。原建3孔,續建14孔,聯成“十七孔橋”,橋全長148米,高9米,寬3米,如二龍連體,故名雙龍橋。指林寺,占地6600平方米,元代建筑,殿內有兩幅佛教壁畫,一為《釋迦牟尼佛講經圖》,另一為《孔雀明王法會圖》。登高遠眺,一覽全城。詩曰:

儒學經院孔廟安,六龍棒圣雅雕觀。

宗教寺院建水喚,指林寺古講經歡。

十七孔橋屈指數,古井眾多錦繡篇。

燦爛文化輝煌卷,中華浩蕩人文緣。

三十二、騰沖古城

古城于1448年建成。曾經受十次五級以上地震考驗,又經1944年抗戰的毀滅性破壞。這里的風景秀美,名勝眾多。城西南1公里處建有滇西抗戰紀念陵園——國殤墓園。中國遠征軍1944年發起騰沖反擊戰44天,民房全毀,遠征軍犧牲3346人。熱海位于城西南12公里處,處于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急劇聚合結合點上,已發現64處地熱活動區,溫泉群達80余處,最高水溫達96.3℃。熱海溫泉群的面積約9平方公里。其中大滾鍋直徑3米,水深1.5米,水溫達97℃,米、雞蛋放置水中,均可煮熟。美女池可進行“溫泉水汽桑拿”項目。澡堂河四季均可在此沐浴。騰沖火山地質公園內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火山的噴發和堆積形成火山地貌奇觀,一條條如扭曲的枕木般的熔巖整齊排列在水上。北海濕地保護區四面環山,是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可乘小舟沿水道穿梭濕地之中。詩曰:

騰沖古城國之陵,風景秀美萬象春。

熱海溫泉日光浴,米蛋可熟笑語溫。

火山眾多地貌美,熔巖成柱自然群。

四面環山地球腎,乘舟穿梭濕地珍。

三十三、昆明石林

石林距昆明市86公里,地貌奇特,由距今2.7億年前的大海海底石灰石沉積而成,它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是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跡,被稱為“天下第一奇觀”。2007年6月27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石林風景區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藝云洞、奇風洞、長湖、月湖、大疊水瀑布組成,面積約12平方公里。大石林典型景點有:蓮花峰、劍峰池、鳳凰梳翅、望峰亭等,為欣賞林海的最佳處。小石林,即阿詩瑪景區,五彩斑斕,嫵媚動人。長湖長約3公里,寬300米,湖中有4個小島,島上野花、山果、小魚、水鳥成群,湖水清流,可竹筏游景。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撒尼人的火把節,節日將舉行盛大斗牛、摔跤、歌舞活動。晚間篝火活動、跳阿細跳月、大三弦舞,通宵達旦。詩曰:

石林挺立蓮花峰,望峰亭上觀境中。

阿詩瑪迎八方客,園地清雅五彩虹。

蒼翠松林峰上誦,地下溶洞漫步容。

野花山果鳥魚動,竹筏人秀春意濃。

斗牛摔跤歌舞送,阿細跳月篝火紅。

三十四、紅嘴鷗的樂園——昆明翠湖

翠湖曾是滇池中的一個湖灣。因水位下降而形成一個湖泊,湖面積21公頃。兩道柳堤呈“十”字形交會于園中心。園內有湖心亭、知春亭,是市民游覽養心之地。春天觀柳,夏天觀荷,秋冬觀鳥,乃城中碧玉。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從西伯利亞飛來的候鳥紅嘴鷗來翠湖棲息,成為翠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詩曰:

湖心亭樓歌聲浪,柳陰樹下笑語張。

柳堤兩岸荷花放,紅花綠葉夏盛妝。

小鷗飛來湖水蕩,人鷗情緣田園鄉。

人與自然心情暢,綠色家園意氣揚。

三十五、昆明金殿

金殿位于昆明市東北7公里處的鳴鳳山的山巔,是云南省著名道觀。始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仿湖北武當山金殿建成。明崇禎十年(1637年)遷建賓川雞足山。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吳三桂重建。金殿面積約200平方米,高6.7米,寬6.2米,深6.2米,用銅約250噸,是全國最大的銅殿。園內太和宮大門上有“鸚鵡春深”大匾一塊,意為“春意盎然”,太和宮內有一把重20公斤的七星寶劍,傳說是真武伏魔制怪的鎮山法寶;另有一把重12公斤的木柄大刀,相傳是吳三桂所用的戰刀。詩曰:

鳴鳳山下寶殿寧,平西三桂金鐘鳴。

光芒四射閃日月,金光燦爛萬方寧。

春意盎然交輝映,七星寶劍怪魔征。

太和宮內夢畫境,山園春色松柏迎。

金殿鐘鳴喚神音,彩云之南萬象春。

身臨鐘樓眺佳境,四季春色總宜人。

山勢嵯峨風光秀,松柏滿山物華新。

殿閣崢嶸鳴風景,滇中古鐘曙光臨。

三十六、昆明大觀樓

大觀樓臨水而建,樓高三層,始建于康熙年間。面臨滇池,遠眺西山,盡覽湖光山色。園內景點多而有序,樓外樓、華嚴閣、催耕館、觀稼堂、牧夢亭、涌月亭、澄碧堂、大觀樓、盆景園和花圃,夏季柳樹成陰,荷花滿池,冬春紅嘴鷗光臨湖面,錦上添花。乾隆年間,孫髯登樓有感寫下180字長聯,上聯寫景,下聯詠史,譽為“天下第一長聯”。詩曰:

大觀湖景

遼闊無邊滇湖昂,碧波環繞大觀祥。

孫髯長聯氣勢壯,傳頌海內百世芳。

盛夏芙蓉碧葉蕩,柳樹夾道荷花香。

中秋賞月輕風醉,清澈雅致引興長。

大觀長聯感賦

滇池波濤壯麗哉,奔騰青山鳳凰開。

九夏蓮荷香稻愛,三春楊柳綠絲懷。

站立高樓舉杯飲,眾多英雄馬背來。

數千年來民神彩,漁火秋雁戲高臺。

敘事寫景抒情態,論史評帝曠世才。

三十七、昆明西山

西山山脈連綿,由碧雞山、華亭山、太華山、羅漢山、桂榜山等山峰組成。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蒼崖萬丈,月印湖波,景色極佳。西山有眾多名勝古跡,主要景點有:華亭寺位于西山山腰處,依山臨水,修竹蔽天,松蔭夾道,是昆明最大的佛寺,迄今已有900余年歷史。太華寺位于太華山上,居西山群峰之中。寺廟依山傍水,掩映在綠樹翠竹之中,巍然聳立,頗為壯觀。太華寺始建于元代,由天王殿、大雄寶殿、縹緲樓、一碧萬頃閣、長廊等組成。寺內花木繁茂,寺內以山茶、玉蘭著名。三清閣位于西山羅漢山腹,閣建在絕壁上,各殿緣山壁而上,層層疊疊,氣象萬千。三清閣內供奉著天寶君、太上道君、太上老君的偶像。龍門石窟位于西山上的一條長約數公里的大斷層。在此斷層前側修筑有一條石刻通道。站在道上,五百里滇池盡收眼底。詩曰:

森林茂密西山幽,層林疊翠鳥語留。

松陰夾道華亭秀,樹竹百花太華游。

閣建絕壁三清有,龍門石窟開鑿瀏。

別有洞天詩畫授,滇池湖波眼底收。

三十八、昆明筇竹寺

筇竹寺位于昆明北郊12公里的玉案山上,三重院落,佛教圣地。寺內擁有518尊羅漢泥塑,乃雕塑藝術寶庫中的明珠。全部雕塑于公元1883—1890年間塑成。展現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羅漢表情有默坐、搌臂、吹笛、讀書、大笑等,情態各異,神態逼真,樸實生動,栩栩如生。詩曰:

佛教圣地筇竹寺,五百羅漢神態真。

浪漫色彩美如錦,生動活潑怒笑親。

彩塑藝術詩畫韻,威武驚喜妙入神。

玉案山上香火旺,大雄寶殿曙色新。

三十九、云南民族村寨

云南省生活著26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在彩云之南,多彩的民族文化,粗獷古樸的民族風情,縱情高歌的民族笑臉,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旖旎秀麗的村寨風光,把紅土高原大地打扮得格外神奇。在滇池湖畔,托起一個云南民族村寨的縮微景觀,那絢麗風景,民風民俗,多彩的藝術畫卷,讓人們盡情觀光游覽,情趣盎然,心曠神怡。詩曰:

傣人潑水笑語歡,藏人轉經吉祥安。

目腦縱歌景頗演,德昂翠竹環抱圈。

哈尼梯田禾稻鮮,彝人虎火風貌傳。

納西東巴古樂奏,摩梭走婚阿夏甜。

壯人祭神銅鼓酒,白族龍舟三月天。

拉祜拜神葫笙舞,基諾向陽擊鼓緣。

佤族崇拜自然喜,布朗吹笛開心顏。

紅土高原多情畫,彩云之南異彩前。

四十、昆明斗南花卉中華冠

昆明,四季如春,斗南花卉市場,是國內鮮花的集散地,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近年來,鮮花品種已達300多個,日均交易鮮花1000多萬支,年交易鮮花約為38億支,年交易額28億元人民幣。鮮花、審美、友誼聯為一體,送鮮花時尚,使人心曠神怡。詩曰:

人花歡暢畫景幽,花卉產業喜豐收。

五顏六色異彩放,琳瑯滿目賓客瀏。

萬花似錦展奇貌,神容仙貌走五洲。

貿易大廳人潮涌,多彩繽紛有序流。

四十一、元陽梯田云海景觀

哈尼人尋找水源地,來到哀牢山半山腰處,這里氣候宜人,于是開始開墾梯田,經歷1300多年的歷史,元陽梯田已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海拔500~1900米之地,梯田總數有17萬畝之多,最大級數約有3000層。云海相伴,如入仙境。藍天、白云、清風、山泉、綠樹是仙境的重要元素。冬春兩季,出現梯田波光粼粼,光彩奪目,美不勝收。夏季時分,秧苗轉青,綠浪翻滾,生機盎然。金秋時節,稻谷飄香,鴨壯魚肥,人歡馬叫。一山分四季,稻谷品種達180種之多。人與自然和睦相處成為梯田主流文化,夏秋季節出現長街宴慶豐收的歡樂場面。元陽梯田是國家5A級景區,于2004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功。詩曰:

云海相伴如仙境,元陽梯田美風情。

波光粼粼冬春興,綠浪翻滾夏苗青。

稻谷飄香金秋景,鴨壯魚肥歡笑聲。

藍天白云山泉飲,哀牢山下哈尼人。

四十二、游普者黑湖

普者黑為彝族聚居地,盛產魚蝦之湖,又是山水田園旅游盛地。夏季萬畝荷花盛開,荷香四溢,湖光荷色,青山秀水,令人陶醉。彝族的火把節,壯族的祭龍節,苗族的菜花節,各具特色。各族人民和諧共處,縱情狂歡,多元文化盡在眼中。詩曰:

湖水荷香喜望收,歡聲笑語景色幽。

田園風光荷蓮秀,蓮迎萬客唱神州。

和睦相處彝壯苗,多元文化佳音留。

魚蝦滿湖豐收酒,溶洞百態木舟游。

四十三、大理崇圣寺三塔

古代大理國是佛教活動中心。三塔修建于南詔國等十代王時期(824—859年)。三塔的主塔高69.13米,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共16級。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西,與主塔等距7米,南北對峙,高42.4米,均為10層,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崇圣寺毀于清咸豐年間,2005年5月重建竣工。大理國在位22位帝王中有9位在此出家為僧。詩曰:

主塔副塔三角立,唐代風格佛教盛。

華貴莊重寺三塔,塔頂四角鵬鳥聲。

每層正面佛像敬,蓮花瑞云花瓶寧。

帝王出家圓僧夢,塔寺輝映典雅興。

四十四、怒江大峽谷

怒江在云南省境內,全長547公里,由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相挾延展的怒江大峽谷,是世界上最長的峽谷之一。峽谷山巒重疊,萬壑幽深,懸河飛瀑,雷聲轟鳴,十分雄偉壯觀。山巔海拔高度一般在3000~5000米,山峰與谷底相對高差有1500~2000米。橫面上有許多溜索橋、竹皮橋、鐵索橋、鋼板橋、水泥橋,古樸而神秘。詩曰:

雄奇古樸大峽谷,索橋驚險飛瀑鳴。

山巒重疊轟雷景,勇敢怒族堅毅情。

石峽緊鎖咆哮境,奔騰怒江生態寧。

巖洞可居江水凈,峽谷深幽舟不乘。

2012年1月1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国产99|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黄色免费短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丝袜另类| 黄人成a动漫片免费网站|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男女| 青青草成人在线| 2018av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观看| 91av电影在线观看| 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1章|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日韩激情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我和麻麻的混乱生活| 国产高清乱理论片在线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aa毛片大片|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zooslook欧美另类最新| 亚洲丝袜第一页|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紧扣的星星完整版免费观看| 男男gay做爽爽免费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成年人黄色一级片| 国产精品模特hd在线| 午夜91理论片|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男女边摸边吃奶边做免费观看| 日韩中文有码高清|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