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坤的人物小記與主要思想
呂坤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
——呂坤
簡介
呂坤(公元1536~1618年),字叔簡,一字心吾、新吾,自號抱獨居士,河南寧陵人。明朝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歷年間天下“三大賢”,主要作品有《實政錄》、《夜氣銘》、《招良心詩》等,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刑法、軍事、水利、教育、音韻、醫學等各個方面。呂坤思想對后世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呂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創。
人物小記
呂坤在大同任職時,以“剛介峭直”和執法公正遠近聞名。《寧陵縣志》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鄰縣的大戶王家屏的姐夫吃了人命官司,被判死刑。王家屏去北京任職途中路過大同,向呂坤談及姐夫的事。沒等王家屏把話說完,呂坤斷然說:“案子已經判了,只能依法辦了,怎能隨意更改呢?”
王家屏是一個正直廉潔的人,后來他到吏部任職,立即向同僚舉薦呂坤,他贊不絕口地說:“普天之下第一不徇私枉法的就數大同令呂順書了。”
呂坤被舉薦到吏部后,仍不改剛正不阿的一貫作風。按照官場的慣例,新上任的小官都應該謙虛謹慎,唯命是從,更不能隨便開口發表意見。呂坤卻不是這樣,每次吏部議事,他總是挺直胸膛,侃侃而談。呂坤以他的才能和智慧贏得了同僚們的尊敬,也招來了小人的非議。
有個人非常嫉恨呂坤,常借題發揮,數落呂坤的不是,但在一次朝議的時候,他本人也遭到了別人的惡意攻擊。呂坤深知這件事的來籠去脈,便挺身而出,為他辯解。此人被呂坤的真心誠意感動了,當晚就到呂坤的住處負荊請罪。
主要思想
呂坤生活的年代,朱明王朝已進入中后期。嘉靖皇帝朱厚熜昏庸好道教,妄求長生不老,甚至道士可做禮部尚書。由于政治腐敗透頂,造成財政也臨于絕境。
呂坤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踏入仕途的。他為官清廉,持法公允,裁抑豪強惡勢,同情勞動人民。為了緩和日益激化的階級矛盾,拯救風雨飄搖的朱明王朝,呂坤大膽上書神宗論天下安危,深刻揭露并抨擊明朝政府所設大工、采木等費的岢重。可是,此時卻遭到張位等人的誣陷,呂坤只好辭官,從此只做學術研究。
呂坤哲學思想的核心,是唯物主義的“氣”的一元論。他認為,一切具體的有形物體,都出于氣,是永存的,形則是要毀滅的,但這種毀滅只是氣的一種形態轉化為另一種形態,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物質不滅。呂坤還反對迷信鬼神,對術數、風水和陰陽家、僧道家之言,都持否定態度。他認為造化聽命于自然,反對有造物主的神秘主義思想,不承認萬物之上有神在主宰。他認為有些人之所以見到鬼神,并非真有鬼神存在,而是因為他們老耄將死,魂飛揚而神亂于目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