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韋(wéi)》姓起源
50 韋(wéi)
50 韋(wéi)
【尋根溯源】
韋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彭姓。夏王少康將顓頊后裔大彭的族裔封于豕韋(今河南滑縣)稱豕韋國,后被商湯所滅,其后人以“韋”為氏。二是出自韓姓。為漢初韓信的后裔。西漢初,功臣韓信被呂后殺害,韓信的家人為免遭殺身之禍,以“韓”字的右半邊“韋”為姓。
【變遷分布】
早期主要在中原活動。漢唐時期,涌現出了大量韋氏名人,籍貫集中在今河南、陜西、甘肅,形成了京兆郡(今陜西西安)韋氏望族。南朝時期,長江流域有大量韋氏分布。宋明以來,在東南、西南及其他地區播遷,在廣西壯族中占有一定比例。
【名人薈萃】
韋孟:西漢名士。西漢初,楚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號稱“鄒魯大儒”,其家族五世大儒,三代宰相。唐朝有韋氏宰相十四人,并多次與皇家聯姻。
韋昭:三國東吳知名學者。吳郡云陽(今江蘇丹陽)人。曾任博士祭酒,校定群書,掌管國子學。公元264年孫休亡,孫皓即位,昭封高陵亭侯,擔任中書仆射、侍中,領左國史。
韋睿:南朝名將。原籍京兆杜陵(今陜西省西安東南)人,曾祖時遷至襄陽。齊末為上庸太守,南朝梁武帝時任豫州刺史、雍州刺史、護軍將軍等職。因其多次率軍大敗北魏軍,被魏人稱為“韋虎”。宋時為右軍將軍、輔國將軍等職。指揮果斷,謀略過人。被譽為有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
韋應物:唐代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15歲起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游幸。玄宗退位之后,擔任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蘇州刺史,故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著有《韋江州集》、《韋蘇州詩集》、《韋蘇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