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元曲作品選》題解|注釋|鑒賞
白樸《【仙呂】寄生草·【中呂】陽春曲·【中呂】陽春曲·【越調】天凈沙·【雙調】駐馬聽·【雙調】沉醉東風·【雙調】慶東原·【小石調】惱煞人》題解|注釋|鑒賞
白樸
白樸(1226—1306),元代前期杰出的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字太素,號蘭谷,初名恒,字仁甫。隩州(今山西河曲縣人)。出身官宦家庭,父白華于金哀宗時任樞密院判官。白樸于元世祖中統年間謝絕中書右丞相史天澤的薦舉,不仕元朝。他曾漫游過大都(今北京),并和關漢卿一起參加過玉京書會。
元一統后,徙家金陵(今江蘇南京)。常從諸遺老優游于山水之間,“放浪形骸”,“玩世滑稽”,作詞度曲,感嘆歷史興亡,寄托思念故國之情。所作雜劇今知有16種,現存《裴少俊墻頭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和《董秀英花月東墻記》3種。散曲作品現存套數4首,小令37首。內容大抵為嘆世、詠景和閨怨之類。
【仙呂】寄生草
長醉后方何礙①,不飲醒時有甚思②。糟醃兩個功名字③,醅淹千古興亡事④,曲埋萬丈虹霓志⑤。不達時皆笑屈原非⑥,但知音盡說陶潛是⑦。
【題解】
“寄生草”,屬仙呂宮曲調,正格句式為三、三、七、七、七、七、七,共七句。本支曲子抒寫飲酒之樂趣。在作者筆下,什么功名、什么千古興亡事、什么萬丈虹霓志,統統都在酒里面被淹埋掉。表面上作者是在宣揚及時行樂、醉生夢死,其實不然。透過“飲酒”背后,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一腔不平的憤懣之氣,是對現實極端不滿的感情渲泄。筆調豪放,情懷曠達,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評此曲為:“命意、造語、下字,俱好?!?/p>
【注釋】
①何礙——有什么妨礙,意謂沒有什么牽掛。
②甚思——什么思念,意謂無憂無慮。
③糟——酒渣。醃,同“腌”;糟醃,用酒或酒渣浸漬。
④醅(pēi)——未過濾的酒。
⑤曲——釀酒的曲霉。糟、醅、曲,均指酒。
⑥屈原——戰國時楚國偉大詩人,忠而被謗,飲恨投汨羅江而死。
⑦陶潛——東晉大詩人,字淵明,不滿于當時黑暗統治,辭官歸隱,以詩酒自娛。
【中呂】陽春曲
題情
輕拈斑管書心事①,細折銀箋寫恨詞②,可憐不慣害相思,則被你個“肯”字兒,迤逗我許多時③。
【題解】
原題“題情”共六首,抒寫的均為青年男女之戀情,此選三首。本支曲子寫一位初戀少女的復雜思想感情。情竇初開,則為人所逗引,墜入情網,不久又遭冷淡,少女懊惱有加。回想昔日他“始亂”時的甜言蜜語,信誓旦旦,今日的虛情假意,少女怨恨不已,因而“輕拈”筆管,寫下“恨詞”。委婉細膩,是本支曲子的寫作特色。
【注釋】
①斑管——用斑竹作管的毛筆,此指毛筆。
②銀箋——潔白的信箋。
③迤逗——挑逗勾引之意。
從來好事天生儉①,自古瓜兒苦后甜,奶娘催逼緊拘鉗②。甚是嚴③,越間阻越情忺④。
【題解】
元代散曲中,以男女戀情和閨怨題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重,這首表現少女沖破封建禮俗、頑強追求愛情自由的小曲,就是這類題材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曲的開頭,便用兩句民間俗語對愛情幸福做了概括:好事多磨。接下來便指出,這折磨來自于封建習俗和意識。但是不管如何遮攔管束,“越間阻越情忺!”發自少女口中的誓言,說出了封建社會千萬男女的心聲,真率大膽,剛勁有力,難怪此曲被列為元散曲的名作。
【注釋】
①好事——指男女之間的情事。儉,此指受約束、不自由。
②奶娘——指親娘。緊拘鉗,指看管得很嚴。拘鉗,管束,控制。
③甚是——特別,非常。
④間阻——從中阻撓,橫加干涉。情忺(xiān),指與心愛人的情投意合,愛情深厚。忺,高興,合意。
笑將紅袖遮銀燭,不放才郎夜看書,相偎相抱取歡娛①。止不過迭應舉②,及第待何如③?
【題解】
參加科舉考試,獲得功名,光宗耀祖,這是封建社會中絕大多數讀書人的愿望,“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多么榮耀的事!但本曲中的女主人公卻不那么認為,“及第待何如?”,多么大膽的質問,多么輕蔑的對封建科舉制度的否定!初婚的女子她不愿意“才郎”挑燈苦讀,在這大好時光,“相偎相抱”才是人生最好的選擇。這種表白,在古代詩文中,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也是鳳毛麟角。惟此,本曲才自有它的價值!
【注釋】
①取——語助詞,無義。
②止——同“只”。迭,更替,輪流。應舉,參加科舉考試。
③及第——科舉考試中選。
【中呂】陽春曲
知榮知辱牢緘口①,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里且淹留②。閑袖手③,貧煞也風流④。
【題解】
知機,識時務,明白時勢。機,時機,形勢。對世事的榮辱是非,心中明白而緘口不言,只在詩書叢里寄托情志,才能避災遠禍。作者在這首小曲里宣揚的雖然是一種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但卻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包含了作者對封建社會政治斗爭殘酷性的清醒認識,從中也可窺見當時知識分子處境的艱危。
【注釋】
①牢緘口——緊閉嘴,不說。緘,封閉。
②淹留——停留,久留。此指沉浸于其中。
③袖手——手放在衣袖里。指對世事不加過問。
④貧煞也風流——即使貧困到極點,也做一個有才華、不受禮法約束的人。
【越調】天凈沙
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①,楊柳秋千院中。啼鸞舞燕②,小橋流水飛紅③。
【題解】
白樸的《越調·天凈沙》(春、夏、秋、冬)描寫了四季不同的景物,本支曲子寫春天。楊柳依依,秋千高懸;黃鶯啼鳴,燕子翻飛,小橋流水,落花漂零……在這支小曲里,作者緊緊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用富有抒情意味的筆調,描畫出一派風和日麗的春景,色彩明快,令人賞心悅目。
【注釋】
①簾櫳——窗上的簾子和窗格子,此處代指窗戶。
②啼鶯舞燕——黃鶯啼鳴,燕子飛舞。
③飛紅——飛落的花瓣。
夏
云收雨過波添①,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藤簟②,玉人羅扇輕縑③。
【題解】
本支曲子寫夏天。雨過天晴,碧波漣漣,綠樹覆蔭,雖然是酷暑時分,但也令人感到清涼爽快。何況畫面中的美人,品嘗著涼水浸泡過的瓜果,手搖輕羅扇,身躺竹席子,其涼爽舒適,更是可想而知了。
【注釋】
①波漲——雨過以后,池水上漲。
②——形狀像櫥的帳子。簟(diàn),竹席子。
③“玉人”句——美人手搖羅扇,身穿薄紗絹織成的衣服。縑(jiān),用雙絲織成的細絹。
秋
孤村落日殘霞①,輕煙老樹寒鴉②,一點飛鴻影下③。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題解】
本支曲子寫秋天。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這一組自然景物的描寫,使這秋天的畫面籠罩在一派蕭瑟的氣氛之中;一點飛鴻的掠過,則使畫面顯得更為朦朧縹緲。然而深秋之中尚有青山綠水;草雖帶霜,但紅葉黃花還競相爭艷。結尾二句色彩斑斕的點染,使肅殺的秋氣中又透露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注釋】
①殘霞——晚霞的余暉。
②輕煙——指傍晚村落里的炊煙。寒鴉,天寒歸巢的烏鴉。
③一點飛鴻——一只單飛的大雁。鴻,大雁。
冬
一聲畫角譙門①,半庭新月黃昏②,雪里山前水濱③。竹籬茅舍④,淡煙衰草孤村。
【題解】
本支曲子寫冬天。黃昏時刻,月亮初升,照耀著被白雪所覆蓋的山野水濱,一片凄涼景象;畫角嗚咽,無疑更給這冬天的景色增添了無限悲涼的氣氛。曲的后兩句,描繪了一幅鄉村晚景圖:枯草遍布,淡煙孤村,竹籬茅舍,掩映其中。作者緊緊抓住冬季所特有的景色,賦予景物以鮮明的色彩,寫出了冬日的肅殺之氣。值得指出的是,這首小曲完全用名詞和形容詞組成,沒有一個動詞,可與馬致遠的《秋思》小令相媲美。
【注釋】
①畫角——古時軍中樂器。號角上繪飾彩色,其音哀厲高亢,早晚吹奏用以報時。譙門,古時在城門上建筑小樓用以瞭望,稱譙樓。譙門,即指城門。
②新月——意謂山腳水邊都被白雪覆蓋。
③水濱——水邊。
④竹籬茅舍——竹籬笆圍起的茅草房。
【雙調】駐馬聽
吹
裂石穿云①,玉管宜橫清更潔②。霜天沙漠,鷓鴣風里欲偏斜③。鳳凰臺上暮云遮④,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題解】
這是描寫音樂歌舞的一組小令(《吹》、《彈》、《歌》、《舞》)中的一首。全曲純用比喻,構思奇妙,把笛音絕妙的音樂效果,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禽鳥為之傾倒而翱翔,梅花為之驚動而落瓣,甚至吹得明月為之動情而落下。手法夸張而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可與唐人描摹音樂的作品,如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等詩相媲美。
【注釋】
①裂石穿云——比喻笛聲高尤清亮,其音能穿透層云,使頑石開裂。
②玉管——管樂器的美稱。這里指笛子。
③欲偏斜——(鷓鴣)在笛聲的吸引下,好像要斜飛下來。
④鳳凰臺——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面。此處泛指一切臺閣。暮云,傍晚的云霧。
【雙調】沉醉東風
漁夫
黃蘆岸白渡口①,綠楊堤紅蓼灘頭②。雖無刎頸交③,卻有忘機友④,點秋江白鷺沙鷗⑤。傲殺人間萬戶侯⑥,不識字煙波釣叟⑦。
【題解】
這支曲子通過對江岸渡口、黃蘆白蘋、綠楊紅寥等秋意盎然的景物描寫,透露出垂釣人怡然自得的心情。而這位“傲殺人間萬戶侯”的煙波釣叟,也正是作者寄情山水、甘愿淡泊的精神寫照。據傳有人曾推薦白樸出來做官,他堅辭不就,從此曲中也可看出他的這一思想傾向。
【注釋】
①黃蘆——即蘆葦,秋季葦葉由綠變黃,稱黃蘆。白蘋,生長在淺水中的植物,夏秋時開白色小花。
②蓼——一種生長在河灘的草,開淡紅色或白色小花。
③刎頸交——指生死與共的朋友。《史記·廉頗藺相如傳》載,廉、藺原先不合,后“卒相為歡,為刎頸之交”。
④忘機友——指互相不耍心眼的朋友。
⑤白鷺沙鷗——均為水鳥。古時隱逸之士常與鷗鷺為友。
⑥傲殺——極端傲視。萬戶侯,泛指大官僚。漢制封侯,大者食邑萬戶,世稱萬戶侯。
⑦煙波釣叟——在江湖上垂釣的漁翁。古時多用來稱隱逸之人。煙波,水霧迷濛的江面。唐崔顥《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雙調】慶東原
忘憂草①,含笑花②,勸君及早冠宜掛③。那里也能言陸賈④?那里也良謀子牙⑤?那里也豪氣張華⑥?千古是非心⑦,一夕漁樵話。
【題解】
慶東原,屬宮調曲調名,正格句式為三、三、七、四、四、四、五、五,共八句。本曲一一列舉古代文武大人才;這些人才生前建功立業,赫赫功勛,但“那里也”,“而今安在哉?”都不過是歷史上匆匆的過客,他們的千年功過是非,都留作漁樵們酒后飯馀的閑話題。作者在這里奉勸那些熱心追逐功名的人,熱衷于官場攀登的人,應及早掛冠辭官,才能保持一生的“忘憂”、“含笑”。作者一生不仕,縱情于山水詩酒之間,本支曲子就是他人生的最好自白。
【注釋】
①忘憂草——即萱草。《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萱)草,言樹之背?!泵珎髟疲骸爸X草令人忘憂?!?/p>
②含笑花——某些花,花開時不完全綻開,樣子如同含笑,故名。
③冠宜掛——“宜掛冠”的倒裝,喻指辭官。冠,此指官帽。
④那里也——到哪兒去了。能言,能言善辯,指有辯才。陸賈,秦末楚人,跟隨漢高祖劉邦定天下,極有辯才,曾兩次出使南越,詔諭趙佗,授太中大夫,著有《新語》。
⑤子牙——姜子牙,即呂尚,輔助周文王滅商紂,為軍師。
⑥張華——西晉學者,亦有將才,曾力勸晉武帝司馬炎伐吳,以統一天下。
⑦“千古”二句——意謂千年之中功過是非,只不過是漁樵們閑暇時的談資。
【小石調】惱煞人
又是紅輪西墜①,殘霞照萬頃銀波②。江上晚景寒煙,霧濛濛,風細細,阻隔離人蕭索。
【么篇】宋玉悲秋愁悶③,江淹夢筆寂寞④。人間豈無成與破⑤?想別離情緒,世界里只有俺一個。
【伊州遍】為憶小卿⑥,牽腸割肚⑦,凄惶悄然無底末⑧。受盡平生苦,天涯海角,身心無個歸著⑨。恨馮魁,趨恩奪愛⑩,狗行狼心(11),全然不怕天折挫(12)。到如今劃地吃耽閣(13),禁不過,更那堪晚來暮云深鎖。
【么篇】故人杳杳(14),長江風送,聽胡笳歷歷聲韻聒(15)。一輪皓月朗,幾處鳴榔(16),時復唱和漁歌。轉無那(17),沙汀蓼岸(18),一點漁燈相照,寂寞古渡停畫舸(19)。雙生無語淚珠落,呼仆隸指潑水手(20),在意扶舵。
【尾聲】蘭舟定把蘆花過,櫓聲省可里高聲和(21),恐驚散宿鴛鴦,兩分飛也似我。
【題解】
“惱煞人”,屬小石調宮曲調,正格句式為六、六、六、三、三、六,共六句。此套曲在元散曲中僅見于白樸之作。本套曲借詠雙漸與蘇小卿情事,抒寫自己在人生中飽受顛沛流離以及別情離緒的優傷。整篇作品天然渾成,融合無間,把寫景、敘事與抒情三者穿插描寫,出神入化,各臻其妙。尤以篇末兩處細節的運用(“呼仆隸指潑水手,在意扶舵”、(“櫓聲省可里高聲和,恐驚散宿鴛鴦”),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畫得細致入微,令人回味無窮。
【注釋】
①紅輪——紅日。
②殘霞——落日的余暉。
③宋玉——戰國時楚國辭賦家,其賦《九辯》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之句,后人視為“悲秋”之祖。
④江淹——南朝梁著名文學家。傳說江淹早年夜夢晉人郭璞,郭授其五色筆,自此才思大進,詩文名噪一時。后又夢郭,郭向其索筆,由此詩文遂無佳句,時人稱為“江郎才盡”。
⑤成與破——即成功與失敗。
⑥小卿——與下文的“馮魁”、“雙生”,均為宋元期間流傳的雙漸與蘇小卿愛情故事中的人物;雙生,即雙漸。參見前文關漢卿《大德歌》(綠楊堤)注釋。
⑦牽腸割肚——即“牽腸掛肚”。
⑧悄然——傷心的樣子。無底末,猶言沒有盡頭。
⑨歸著——歸宿。
⑩趨恩奪愛——奪取、拆散(他們)的恩愛。
(11)狗行狼心——狗卑鄙的行為,狼狠毒的心肺。
(12)折挫——也作“折銼”,受挫,折磨。
(13)劃(chǎn)地——也作“刬的”,無端、平白無故地、沒來由之意。耽閣,即“耽擱”。
(14)故人——老朋友。香香,音信不通,毫無消息。
(15)聒(guō)——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16)鳴榔——以長木擊船舷之聲驅魚入網。榔,捕魚時敲擊船舷的木條。
(17)無那——無奈。
(18)汀——水中小塊陸地。蓼,一種生長在河灘的草,開淡色或白色小花。
(19)畫舸(gě)——圖畫裝飾的船。
(20)“呼仆隸”句——要仆人指示船夫注意把好舵。指潑,指點,指示。
(21)?。╯hěng)可里——勸阻之詞,猶“休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