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中華文化強國之路
邁出中華文化強國之路
一、文化強國話中華
中國共產黨人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fā)展者。運用文化凝聚力量,推動思想文化的新覺醒。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發(fā)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養(yǎng)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造就高層次領導人物和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弘揚中華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努力。詩曰:
傳統(tǒng)文化大弘揚,先進文化乘東風。
民族凝聚風雷勁,綜合國力文明行。
核心價值國之魂,大眾需求自覺生。
文化強國繁榮景,素質優(yōu)化神州騰。
二、文化,社會文明之標志
文化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原動力,又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它凝聚著人心,又給予人們幸福感。我們要把握物質和精神的統(tǒng)一,把握文化的規(guī)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把文化與改革、創(chuàng)新、經濟、科技、和平發(fā)展聯系在一起,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新境界。提高民族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讓人民在文化創(chuàng)造的實踐中共享文化發(fā)展的新成果,高歌猛進,邁出文化強國的中國特色之路。詩曰:
文化推動龍繁榮,凝聚人心樂渾融。
民生幸福歌聲動,經濟發(fā)展如飛龍。
改革創(chuàng)新原動力,科學覺醒日升東。
人類文明歡歌頌,復興揚帆氣恢弘。
三、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就是要把握文化的地位、作用和發(fā)展規(guī)律。文化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要推進先進文化深入人心。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先進文化反映時代特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要努力弘揚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激勵人民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建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而奮斗。詩曰:
中華文化破浪帆,民族科學大眾觀。
緊貼生活群眾臉,緊貼時代活力歡。
高度自覺繁榮顯,豐富資源別有天。
堅定自信鵬圖展,博大精深豪氣宣。
愛國愛民自豪喚,時代創(chuàng)新到處傳。
依靠人民激情旋,精神家園思想先。
四、文化溝通與和平友好
文化是溝通人的心靈的橋梁。中國和平發(fā)展是實現國家現代化和人民富裕,中國與世界聯結也越來越近。目前,中國已同145個國家簽訂文化合作協(xié)定,與上千個文化組織保持著密切合作關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渠道暢通,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詩曰:
敞開心扉山川近,友誼和平宇宙寬。
文化溝通橋梁萬,心靈相印萬國歡。
感知親近中國臉,繁榮活躍全球天。
文化交流多元鮮,中外友好天下先。
五、為人民創(chuàng)作精神食糧
文藝工作者熱烈響應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公報精神,紛紛表示,為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主流文化,發(fā)展中國先進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作出更大貢獻。我們要努力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yōu)秀作品,堅持文學理想,堅持文學良知,緊貼群眾,緊貼生活,感受民眾的脈搏,為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詩曰:
主流文化億人奔,群眾文化日月新。
文藝精品新風韻,理想良知勤耕耘。
無愧歷史勇創(chuàng)作,無愧時代奮獻身。
繁榮創(chuàng)新長松勁,精神食糧貢獻民。
六、農民工之文化自覺
2010年年底全國農民工總數達到2.42億人,農民工成為建設社會的主力軍。國家已出臺“政府主導、企業(yè)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工作機制,農民工文化服務被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是農民工參與文化創(chuàng)造使之獲得自我肯定和精神提升的最好機會。目前,已出現北京“新工人藝術團”等文藝組織,讓農民工煥發(fā)出旺盛的文化熱情,幾億農民工的精神文化將融入全社會,并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詩曰:
文化創(chuàng)造提升人,自我價值農民奔。
政府主導服務態(tài),公共平臺笑語溫。
精神豐富價值引,融入社會火熱心。
自我肯定幸福進,尊嚴愉悅妙入神。
七、華僑歡呼中國文化強國戰(zhàn)略
海外華僑華人熱議中國文化強國之舉,許多組織,如歐洲華僑華人青年聯合總會,中俄文化交流中心,全非洲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印度、越南、泰國等商會積極評價中國文化強國戰(zhàn)略的新信息,傳遞中國為建設和諧世界的強烈愿望,認為傳承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對世界的影響力將會不斷提高。詩曰:
中華文化內涵豐,民族時代改革聲。
源遠流長文明境,提升形象交流增。
海納百川包容好,自豪自信和諧寧。
繁榮復興歌芳景,傳遞愿望聚盛情。
八、中華文明一盞明燈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亞洲文明的中心,中國文明是一盞永遠照亮人類的明燈。當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國際地位迅速提高,中國文化的地位日益彰顯,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不容忽視。中國文化在全球化和多元化過程中十分獨特。中國不僅是經濟大國,也是文化強國。長城、龍、北京奧運、上海世博、中國建筑等,是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主要表現為開放性、包容性、和諧性等特點。文化交流是通過情感、思想、心靈之間交流,讓各國民眾相互了解、理解、尊重,這是和平發(fā)展的需要。詩曰:
中華文化人杰珍,一盞明燈萬象春。
亞洲文明華夏韻,人文光輝獨特軍。
龍和長城符號錦,北奧上博閃亮新。
開放包容和諧本,理解尊重和平親。
九、“中非光明行”在莫桑比克
中非友誼萬歲!中國醫(yī)生專家組自2008年起,走出國門開展治療白內障重見光明活動。2011年9月中國醫(yī)生又來到莫桑比克,十天內為300名患者實施了復明手術。中國人民的愛心和奉獻精神,中國的和諧文化感動著莫桑人民。為了光明,千公里外趕著牛車來;為了重上青春路,22歲的朱利奧又見光明;69歲的費爾南多伸出大拇指說:“謝謝中國醫(yī)生。”回家又高興地看見了侄孫女。他們高呼“莫中友誼萬歲!”中國和諧文化精神加深了中莫人民的情誼。詩曰:
千里趕來找光明,擁抱青春衷情聲。
一天百例手術挺,微笑真誠萬里晴。
多謝中國老人說,擁抱親人歡笑迎。
遠洋朋友莫民敬,友誼萬歲奇跡生。
十、中華文化響海外
一所荷蘭中文學校,從1981年11月創(chuàng)辦,現已發(fā)展有500余人的在校師生,畢業(yè)出校生已達5萬余人。正值該校校慶三十周年之日,荷蘭文化部派官員親臨祝賀。千人合唱《龍的傳人》的歌聲響徹云霄,醒獅勁舞,中華民族服飾登場,節(jié)目眾多,熱鬧非凡。中華文化是海外華人的基石,外國朋友用中國語交流感情,顯示中華文化魅力。詩曰:
龍的傳人歌聲寧,醒獅勁舞熱氣騰。
荷蘭華校美芳景,一片天地和諧聲。
中華歌舞心如鏡,自豪驕傲春水生。
朋友學說中國語,傳承文化洋溢情。
2011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