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虛度此生,凡事要認真
不要虛度此生,凡事要認真
季先生語錄:
在千百億萬年中,我們僅有這一次生命,其可貴便可以想見了。我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坐失良機。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十分嚴肅而又慎重地度過這一生。但是,什么叫“好好地”、“嚴肅而又慎重地”呢?當然就是不要虛度此生。
季先生說:“對于人生,我曾有過一些考慮。我認為,每個人的誕生都是被動的,沒有哪一個人,除了佛祖釋迦牟尼以外,能夠預先制訂計劃,然后選人、選地、選時,再誕生。至于死,絕大部分也是被動的……”對于季先生的這句話,我們不妨這樣理解,我們的生命是極為可貴的,我們的人生亦如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沒有上輩子,也沒有下輩子,只有這輩子。因此,季先生建議人們,面對這難能可貴的一生,不要掉以輕心,坐失良機;而應當認真地過好這一生,實現生命的價值。
人們常說,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這也正是缺憾人生的一種表現),但是,我們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以及改變生命的深度。毋庸置疑,若想拓展生命的寬度和深度,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生命態度。所以說,面對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與生命,我們不能不認真,不能虛度光陰,更不能虛度此生。否則,人生便不是存在缺憾,而是一無所有,遍布荒涼了。
生活中,浪費時間,不認真對待生命,不認真生活的人,大有所在。比如,有人認為,自己還年輕,可以隨意揮霍大把的時間。用時下流行的說法便是:我一無所有,只剩青春可以揮霍了。再如,有的人覺得自己離死亡還很遠,因此,不必瞻前顧后,讓自己活在忙碌中,甚至成天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地度過。又如,有人對“轉世輪回”說深信不疑,因此,他們認為,這輩子就這樣了,下輩子投個好胎,過這輩子想過的生活。還有人認為,小事上不值得付出過多的精力,敷衍了事就可以了;而大事上則應當盡心盡力,認真對待……
以上種種情況,無不是不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的表現。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的人生才會有更多的缺憾,才會出現“把腸子悔青了”的后果。季先生說,不完滿才是真正的人生。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縱容自己敷衍了事的借口,更不能成為我們虛度此生,幻想完滿的下輩子的理由。事實上,就算有下輩子,下下輩子……但是,連這輩子都不能認真對待、處處是缺口的人,又怎么可能會擁有一個完滿的下輩子呢?
季先生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不論是讀書,還是治學,抑或是為人,季先生都能做到一絲不茍,毫不馬虎。季先生說:“凡在小事上對真理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季先生堅持“講的全是真話,假話全不講”的處世原則,如此認真,事事講依據,絕不信口開河,說假話。正因為如此,所以季先生才能在學術上精益求精,才能成為后人學習的楷模。最重要的是,正因為季先生秉著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生命與人生,所以他才能收獲一個令自己“滿足”的人生。
因此,人生中,我們當如季先生一樣,做一個認真的人,不虛度此生,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讓本來充滿缺憾的人生盡可能地更完滿。
當然,我們說,要認真地對待生命,對待自己的人生,對待人生中的大小事,并不是說不分好壞、千篇一律地要認真。比如,對待壞事,我們要認真,但是這樣的認真不是說要認真地將壞事進行到底。而是認真地辨別,做到好事多做,認真做;壞事不做,認真地規避。而對未能及時辨別的壞事,我們應當“懸崖勒馬”,立即停止,更要認真地反省與改正。這樣才是真正的認真,才能真正成為一個不虛度此生有所建樹的人。
而對于認真對待自己的生命與人生,努力實現生命價值這一點,季先生還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那就是“必須走正道”。季先生說:“做壞事,傷天害理,損人而不利己,這是地地道道地破壞人生的價值。正確的人生價值在能利人、能推動社會前進,而又不損害自己?!奔鞠壬倪@種觀點是非常符合現實情況的,畢竟,對于個人的利益,大多數人都是難以將其完全否定的,用季先生的話來說就是“非常難”,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符合人生價值的要求呢?還是謹遵季先生的教導吧——無損于別人,無損于社會。在季先生看來,這是無可厚非、可以容許的。只要在追求人生價值的過程中謹記不以損害別人的利益為前提即可。像歷史上的曹操那樣‘寧要我負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負我’的觀點和行為,是萬萬要不得的。
人生在世,我們要明白,生命是極為寶貴的,我們不能虛度此生,凡事要認真。這樣,才是正視缺憾人生的可取之道,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