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征戰需要窮人
特拉法加海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后一次木船軍艦大戰,英國海軍大敗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奠定了英國海上霸主地位。
《特拉法加海戰》英文原版封面
英國是一個尚武的國家,盡管英國已再無昔日征戰的實力,但歷史上打過一些硬仗,英國足球流氓至今仍然喜歡動手動腳。英國又出作家,所以英國人寫的戰爭史記層出不窮,比較有名的包括:安東尼·比弗介紹史詩大戰的《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麥克斯·哈斯丁所著的攻陷納粹德國的《大決戰》(Armageddon)、諾爾曼·戴維斯所著關于蘇俄—波蘭之戰的《白鷹與紅星》(White Eagle,Red Star),還有羅伊·阿德金斯(Roy Adkins)所著的《特拉法加海戰》(Trafalgar-The Biography of Battle)。
阿德金斯所寫《特拉法加海戰》,是為英國自家海軍唱贊歌,更是如數家珍,文采飛揚,大吹特吹,大書特書。特拉法加海戰于1805年1月21日11:50戰斗打響,17:00結束,歷時不過5個多小時,卻被作者寫成了戰史。但該戰是英國海軍以少勝多的戰例,英國艦隊艘27戰艦,追擊由33艘戰艦組成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法國戰艦18艘,西班牙15艘戰艦)。法西艦隊奉拿破侖之命,從西班牙的加的斯啟航,計劃經直普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開往那不勒斯,支援在意大利南部作戰的法軍,途中遭英國艦隊聚殲。
《特拉法加海戰》大書特書了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Horatio Nelson)。納爾遜親率旗艦“勝利”號一馬當先,攻擊法—西聯合艦隊。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上最后打出的旗語是:“英格蘭望諸君矢忠矢勇。”這是納爾遜給艦隊的最后一道命令,也成為英國愛國主義的經典口號。納爾遜本人也實踐了他自己所下的命令。為鼓舞士氣,納爾遜身先士卒,全副戎裝地挺立甲板,結果成了對方狙擊手的絕好目標,被一槍擊中要害,盤桓到當日下午4∶30停止呼吸。但臨終前納爾遜知道,英國海軍已經穩操勝券。
特拉法加海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歷史影響。拿破侖曾經夸口:“給我英吉利海峽的六小時的治海權,我就能夠征服英格蘭。”特拉法加海戰,英國海軍大敗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徹底挫敗拿破侖征服英國的計劃,奠定了英國海上霸主地位,此后100年內英國海軍稱雄大洋。特拉法加海戰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后一次木船軍艦大戰,此后不到60年,便出現了鐵甲戰艦。
《特拉法加海戰》是一部戰史,但講述了許多奇聞逸事,頗有消遣價值。比如,書里的故事談到了植物的藥用,從而間接驗證了中醫的妙用。1765—1773年,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進行了7年的海上戰爭,其間只有1500位英國海軍官兵死于海戰,卻有9萬人死于壞血病。經過不斷摸索,英國海軍醫生偶然發現,檸檬類水果可以預防和醫治壞血病,完全根治了壞血病的問題。
不過,這些外科醫生與其說是像醫生,倒不如說更像是割肉、賣肉的屠夫: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傷員截肢。當時尚不知道感染發炎的原因,所以醫生的刀具并不消毒,手術中醫生時而在自己滿是血污的圍裙上擦一下刀具,便接著繼續使用。
特拉法加海戰中,英國海軍則打敵艦的船身,給對方造成重創。而法—西戰艦主要是炮擊對方的桅桿,沿襲了傳統海盜船攻擊時的打法。但海盜是為劫財,所以打桅桿迫使對方停船。可憐,法—西艦隊的主帥墨守成規,不知道敵變我變。
打仗需要將士用命,所以兵源是一個重要問題。當時英國愿意當海軍的人不少,有的人是希望借此周游世界,當時旅行也是少數人的特權。貴族后代參加海軍的也不少,但都不是長子。按照英國當時的法律,只有長子才有權繼承遺產。英國富二代中,除長子之外,都不能繼承家業,必須另尋生路,其中便有人選擇加入海軍。富二代通常受過較好的教育,為海軍提供了高素質的軍官來源。而反觀中國,繼承家業時,不分長子、次子或幼子,人人有份,所以兄弟反目,內斗不斷。有些人還把這種現象上升到國民性的高度,以此解釋中國多內亂,而列強則能夠一致對外。或許,這種解釋過于牽強,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由于英國和西歐的長子繼承制,其貴族的年輕后代中不乏亡命之徒。
但更主要的是,英國國內普遍貧困,相對而言,英國海軍水手的待遇差強人意。當時在農村打工,一年可掙3—10英鎊,女傭一年掙5英鎊,小學校長10—12英鎊,而英國面包每磅賣1先令;也就是說,如果一年掙不到4英鎊10先令,每天都買不起一磅面包。但軍艦上的水手每天都有1磅的免費面包。水手的軍餉也很高,高級水手每年可以拿到12英鎊,初級水手也可以拿到10英鎊11先令。有些水手還以船為家,其中主要是木匠和火炮手,由海軍部長簽署命令任命的。大概這就是早期的專業軍士(我們這里叫“志愿兵”)。軍艦上還有婦女和兒童,有些婦女是軍官太太,有些則是護士和洗衣婦。
英國軍艦上還有酒喝,水手平均每年消費365加侖啤酒和紅酒,而英國一般國民平均每年只消費35加侖的啤酒。艦上雖有體罰,但岸上的酷刑也不少,被處絞刑的罪名多達200個,從叛國到偷羊,都有可能被送上絞架。
總之,帝國征戰需要窮人——這是我讀《特拉法加海戰》一書最深刻的感受。富家子弟通常是不肯上戰場的,在英國海軍中的富家子弟也是當軍官的。
這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戰史。《周日獨立報》的評論是:“在血腥、節奏和引人入勝的細節方面不輸《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