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楊立秋散文賞析
那年的陽歷四月份,媽媽病重住進了醫院,剛好是早熟的大櫻桃上市的時節,因稀少而價格顯貴,花了一百元錢,給媽媽稱了二斤。
深紅色的大櫻桃,顆顆像包漿頗佳、色澤圓潤的寶石一樣可人。看到它們,媽媽蠟黃的面頰上浮現出難得一見的笑容。
媽媽是肺癌晚期,住院時,醫生就提醒說,她的生命可能只有半年左右了。聽到這個消息后,家里人如遭五雷轟頂、天塌地陷一般。三年前爸爸因病去世的傷痛依稀尚存,媽媽又將要離我們而去,我們的五臟六腑仿佛都被掏空了。我被投進了自責的長河中,終日飽嘗悔恨的淚水。為什么媽媽的病不能被早一點發現呢?有的時候,(因為我是長子)我疑神疑鬼,總是覺得是因為自己此生欠了什么孽債,才使父母的陽壽大減。我們兄弟幾個請了北京的專家,制定了靶向治療方案,也沒有很好地控制媽媽的病情,無助的情緒彌漫著那段陰沉沉的日子。
媽媽一直沒有從我們的嘴里知道她自己真實的病情。可是,每天大把大把脫落的頭發似乎給她提了醒,或許,她心里早就明白了,只是和我們一樣不愿捅破這層窗戶紙罷了。
也不知道大櫻桃在媽媽布滿皺褶的雙手上輕輕地摩挲了多少個來回,才被小心翼翼地放在嘴里,慢慢地,深紅色的大櫻桃在媽媽尚白的牙齒之間來回滾動著,久久不肯下咽。
過了好久,媽媽說,她是第一次在四月份吃到這么好的大櫻桃。聽到這話,我頓時感到臉上發燒、心里發酸。山海關是全國著名的大櫻桃產地,在家鄉這東西并不稀缺,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也不拮據,不差買大櫻桃這點錢!
從那時起,除了多陪媽媽之外,我們幾個孩子就是換著樣地買些時令水果給媽媽吃,因為這些都是她老人家平時舍不得吃的東西。
媽媽的生命就要走到盡頭了,主治醫生悄悄地告訴我,要有個思想準備。
突然有一天,媽媽把我們買的水果丟到了地上,而且將我買給她的大櫻桃扔到了我的臉上,也就是那幾天,她不分晝夜地指責我,說我不懂過日子,罵我大手大腳,把我有生以來的不是全都數落了一遍。
媽媽過日子節儉是出了名的。平時,只要我們小字輩的沒來蹭飯,街坊鄰居的大姨大媽無不用調侃的口吻道:“老楊太太又吃‘狗剩’了吧。”
住院后,她經常咳痰,大量用紙,開始是餐巾紙,后來在她的強烈要求下,改用手紙,而且要我們專買帶撕縫的,凡是撕縫超過一掌大的,都必須從中間再撕一道,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在病情穩定的時間里她就自己干。看著媽媽顫顫巍巍的雙手吃力地撕著一塊塊短小的手紙,我的心都被撕裂了。
這些我都理解,只是想不明白一直都很慈祥的媽媽為什么突然變得暴躁起來。難道是被病魔折磨的后果?直到媽媽走了好長時間,才從家人嘴里得知,媽媽是故意而為之。她對我弟弟說,老大心重,你爸爸走時,給他折騰個半死,到了我這兒,不能再這樣了!
我忍不住淚如泉涌,用心良苦的媽媽,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不惜自毀在兒女們心目中慈母的形象來減輕兒子的失母之痛。
從那一刻起,大櫻桃成了我對媽媽寄托哀思的仙果。年年大櫻桃下果時節,我都應山里朋友之約帶著家人去采摘大櫻桃。紅紅火火、掛滿樹干的大櫻桃,會燃燒起我對媽媽不盡的思念。大櫻桃真的成了母愛的化身。